狂躁症怎么治疗好

来源:民福康

狂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常用心境稳定剂和抗癫痫药;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有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电休克治疗;生活方式调整需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各治疗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患者有相应考虑。

一、药物治疗

狂躁症的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有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等,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碳酸锂能有效控制狂躁发作,对降低狂躁症的复发率等有一定作用;另外还有抗癫痫药,如丙戊酸盐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狂躁症的治疗,相关研究显示其在控制狂躁症状方面有确切效果。

二、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缓解狂躁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可适用,比如对于有特定生活方式导致压力积累从而引发狂躁倾向的患者,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可以让其学会更好地应对压力,改变不合理认知。对于有病史的患者,能帮助其调整对疾病相关的错误认知,减少狂躁发作的诱因。

2.支持性心理治疗: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在不同年龄阶段,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儿童患者,需要以更亲切、易懂的方式进行沟通给予支持;对于老年患者,要关注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生活状况来提供支持。性别方面,也要考虑不同性别的心理特点差异来进行针对性的支持。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要根据其病史特点调整支持的重点和方式,以更好地帮助患者稳定情绪,辅助治疗狂躁症。

三、物理治疗

1.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调节大脑皮质的神经活动来改善狂躁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rTM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比如儿童患者要特别谨慎评估其适用性。在性别方面,目前没有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影响其治疗效果,但仍需关注个体差异。对于有某些特殊病史的患者,如脑部有严重病变的患者则不适合该治疗。

2.电休克治疗(ECT):在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对于老年患者或有严重躯体疾病不适合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会采用,但需要严格评估其风险和收益。在年龄较小的患者中一般不优先考虑使用电休克治疗,因为其对儿童的潜在影响需要谨慎权衡。性别方面,也需要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是否适用该治疗方法。

四、生活方式调整

1.规律作息: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很重要,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来促进身体和大脑发育,成年人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物钟稳定,从而稳定情绪。性别上,男性和女性都需要遵循规律作息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对狂躁症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有病史的患者更要严格遵守规律作息,以减少狂躁发作的可能性。

2.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不同年龄的患者运动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儿童可以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轻松运动,成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强度的运动。性别方面,女性可以选择瑜伽等兼具柔韧性和情绪调节的运动,男性可以选择力量型或耐力型运动,但都要注意适度。有病史的患者在运动时要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运动方式和强度,防止因运动不当诱发狂躁发作。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狂躁症
狂躁症指的是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主要是指以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为特征性表现的一种心境障碍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狂躁症是精神病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狂躁症是精神病。 首先,狂躁症患者会表现出异常且持久的情绪高涨。他们可能会感到极度兴奋、充满活力,这种情绪状态与现实情况往往不相符,且持续时间较长。其次,患者的活动水平会显著增加。可能会过度参与各种活动,精力充沛到似乎不知疲倦,甚至会不计后果地投入一些行为中。再者,狂躁症患者的思维也会变得异常活跃。
狂躁症能治愈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狂躁症能治愈。 狂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虽然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但通过综合的治疗方法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是有可能达到治愈效果的。首先,药物治疗是关键的一环。合适的药物可以帮助调节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减轻狂躁症状。例如心境稳定剂等药物,能有效控制情绪的过度高涨和不稳定。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
抑郁狂躁症能治好吗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抑郁狂躁症也被称为躁狂抑郁症,躁狂抑郁症可以治愈。 临床上,一次双相障碍发作以后,经过系统的治疗,有70%以上的患者能够达到临床痊愈标准,即精神症状,包括躁狂症状、抑郁症状以及情感不稳定的症状,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此时,患者的社会功能基本恢复,能够正常上学、工作和交往,基本上接近正常人。 躁狂抑郁症
狂躁症属于精神病还是心理病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狂躁症属于精神病的一种。 狂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狂躁症患者通常会出现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言语增多、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自我评价过高、夸大妄想等症状。狂躁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
2岁半宝宝狂躁症症状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2岁半宝宝发生狂躁症时,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过度活跃、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和社交问题等症状。 1.情绪波动 宝宝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从极度快乐或兴奋转变为极度悲伤或愤怒。 2.过度活跃 宝宝可能会表现出过度活跃、不安宁、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3.冲动行为 宝宝可能会出现冲动行为,如破坏物品、打人
什么是狂躁症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狂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 狂躁症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主要症状,躁狂发作以极端的兴奋、精力过剩、情绪高涨为特征,这些症状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情绪波动。 狂躁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会经历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幻觉、
抑郁狂躁症症的表现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抑郁狂躁症也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其表现可以从躁狂发作症状、抑郁发作症状、混合发作症状等方面分析。 1.躁狂发作症状 躁狂发作时可出现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言语增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等症状。 2.抑郁发作症状 抑郁发作时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
狂躁症的治疗方法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狂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详情如下: 1.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也可用于治疗躁狂症。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主要用于治疗躁狂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 2.物理治疗 对于严重自杀、有强烈自伤企图及兴奋躁动患者,电抽搐治疗应列为首选。 3.心理
情绪狂躁症的原因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情绪狂躁症一般指躁狂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躁狂症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 2.神经生化因素 研究发现,躁狂症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 3.心理社会因素 重大负性生活事
狂躁症属于精神病的一种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狂躁症不属于精神病,狂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狂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在临床上常常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为主要临床特征,此外还包括言语动作增多、活动增多、睡眠明显减少等表现。精神病主要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等表现,和躁狂症有明显区别,属于两
小孩狂躁症的表现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儿童如果患有狂躁症,会有以下临床表现:第一、患儿对日常学习和生活兴趣不高成绩落后,容易感到无助,但是有时会出现情绪高涨,并且发病周期较短。第二、儿童策划和组织能力较弱并且难以控制,不容易接受挫折。第三、还会伴有学习障碍和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酒后狂躁症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酒后狂躁症是由于酒精作用而影响机体情绪方面的问题,如冲动性行为,易与他人争吵或者发脾气,甚至打架等行为。另外,在躯体方面,患者易出现异常情况,如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或者面色潮红、呕吐等症状;同时,患者呼吸、心跳易增快,且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的躯体上表现。
狂躁症是不是精神病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狂躁症属于精神障碍类疾病之一,通常会表现在情绪会比较亢奋,而且语速增高,说话时语速非常快。同时,做事情动机非常强,通常会同时做几件事情,但是都是属于虎头蛇尾。另外,狂躁症患者会伴随着一些焦虑症状,跟周围人际关系不是特别好,容易出现发怒、暴躁,情绪波动比较大等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