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点扁平疣后有感染风险,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可能形成瘢痕,有增生性瘢痕和凹陷性瘢痕;会出现色素沉着,如炎症后色素沉着;还会影响美观,导致局部皮肤外观异常,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有别,感染发生率约3%-5%、病毒扩散约2%,瘢痕体质占比0.1%-0.3%、凹陷性瘢痕约1%-2%,深色皮肤炎症后色素沉着约5%-10%、浅色约2%-5%,年轻人群对美观关注度高。
细菌感染:激光治疗会在皮肤表面形成创口,若术后护理不当,如创口接触污水、灰尘等,细菌容易侵入创口引发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等。研究表明,术后创口感染的发生率约为3%-5%,尤其在不注意保持创口清洁的人群中更易发生。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术后感染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精心地护理创口,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病毒感染: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激光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毒在局部扩散,或者接触到其他部位引发新的疣体。有研究发现,激光点扁平疣后病毒扩散导致新疣体出现的概率约为2%,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发生病毒扩散的风险更高。女性在生理期等免疫相对低下时期进行激光治疗,也可能增加病毒扩散的风险。
瘢痕形成
增生性瘢痕:如果患者是瘢痕体质,激光点扁平疣后容易形成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表现为瘢痕高于周围正常皮肤,质地坚硬,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瘢痕体质的人群约占人群的0.1%-0.3%,这类人群在进行激光治疗前需要充分评估风险。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皮肤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瘢痕体质的儿童发生增生性瘢痕的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可能更严重,需要密切关注术后皮肤状况。
凹陷性瘢痕:激光治疗能量控制不当等原因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组织缺失,形成凹陷性瘢痕。例如,激光能量过高时,可能会对皮肤深层组织造成过度损伤,从而引发凹陷性瘢痕。一般来说,凹陷性瘢痕的发生概率约为1%-2%,在皮肤较薄的部位,如面部,发生凹陷性瘢痕的风险相对更高。女性面部皮肤相对较薄,进行激光点扁平疣时更要精准把控激光能量参数。
色素沉着
炎症后色素沉着:激光治疗会引起皮肤炎症反应,炎症后可能出现色素沉着。表现为治疗部位皮肤颜色加深,呈褐色或黑色。其发生概率与个体皮肤类型有关,深色皮肤类型人群发生炎症后色素沉着的概率约为5%-10%,浅色皮肤类型人群约为2%-5%。在术后受到日晒等刺激时,色素沉着可能会加重。儿童皮肤对紫外线较为敏感,术后如果没有做好防晒措施,更容易出现色素沉着,需要严格避免日光暴晒,外出时可使用儿童专用的物理防晒产品。
影响美观
局部皮肤外观异常:无论是感染、瘢痕还是色素沉着,都可能导致激光点扁平疣后的局部皮肤外观与周围正常皮肤不一致,影响美观。例如,明显的色素沉着会使治疗部位与周围皮肤颜色差异较大,增生性瘢痕会破坏皮肤的平整度等。对于爱美的人群,尤其是年轻女性,这种外观异常可能会给其心理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心理健康。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对美观的关注度不同,年轻人群体对美观的关注度相对更高,激光点扁平疣后出现外观异常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和社交产生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