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引发因素包括性行为相关因素(性活跃期、多个性伴侣、不洁性行为易致感染)、下生殖道感染因素(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可引发)、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等易致病原体入侵)、经期卫生不良(使用不洁卫生巾、经期性生活易让病原体上行)、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阑尾炎、腹膜炎可蔓延至盆腔引发炎症)。
一、性行为相关因素
1.年龄与性活动:性活跃期的女性,尤其是15-25岁性活跃的女性容易发生盆腔炎。这是因为此阶段女性的生殖道相对较脆弱,且性行为相对频繁,增加了病原体感染的机会。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性活跃的年轻女性中,盆腔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绝经后女性。
2.多个性伴侣:拥有多个性伴侣会显著增加盆腔炎的发病风险。性伴侣越多,接触不同病原体的概率就越高。因为不同性伴侣可能携带不同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这些病原体容易引发盆腔的感染。
3.不洁性行为:不注意性行为卫生,如性生活前后不清洗外生殖器等,容易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阴道,进而上行感染盆腔。例如,男性不注意生殖器清洁就进行性行为,可能会将细菌等病原体传播给女性,引发盆腔炎症。
二、下生殖道感染因素
1.淋病奈瑟菌感染:淋病奈瑟菌可引起宫颈管黏膜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进而导致盆腔炎。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传播,感染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原体容易蔓延至盆腔,引发炎症。
2.沙眼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也是引起盆腔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它同样主要通过性传播,感染后可引起宫颈炎症,然后病原体向上蔓延至盆腔,引起输卵管、卵巢等部位的炎症。
3.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内的菌群失调,有害菌增多,这些有害菌可能会上行感染盆腔,引发盆腔炎。例如,阴道内的加德纳菌等过度繁殖,破坏了阴道的正常微生态环境,容易导致病原体侵入盆腔。
三、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1.刮宫术:如人工流产刮宫术、诊断性刮宫等宫腔内手术,由于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者手术操作损伤了生殖道黏膜,容易导致病原体入侵盆腔。例如,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宫腔,进而引起盆腔感染。
2.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这些宫腔内的操作也可能导致盆腔感染。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或者患者本身有潜在的感染灶,病原体可能会通过操作途径进入盆腔,引发炎症。
四、经期卫生不良
1.使用不洁卫生巾或卫生棉条:经期女性的宫颈口是开放的,此时如果使用不洁的卫生巾或卫生棉条,容易让外界的病原体进入阴道,上行感染盆腔。例如,卫生巾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更换不及时,都可能导致病原体滋生,引发盆腔炎症。
2.经期性生活:经期性生活会使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进入宫腔,从而引发盆腔感染。因为经期子宫收缩,宫颈口开放,性生活时的机械性刺激容易将病原体带入盆腔,引起盆腔炎。
五、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1.阑尾炎:阑尾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炎症可蔓延至盆腔,引起盆腔腹膜炎等盆腔炎性疾病。因为阑尾与盆腔的位置相邻,阑尾的炎症可以直接扩散到盆腔的器官,如输卵管、卵巢等,导致盆腔感染。
2.腹膜炎:盆腔邻近的腹膜发生炎症时,也可波及盆腔器官,引起盆腔炎。例如,腹腔内的炎症蔓延至盆腔,可导致盆腔内的组织受到感染,引发盆腔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