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核与肺结核病原体均多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前者病变局限于淋巴结常见颈部等部位,后者在肺部;淋巴结核有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肺结核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淋巴结核超声等检查可见淋巴结情况,肺结核胸部X线等可查肺部病变;淋巴结核可通过淋巴结活检等诊断,肺结核可通过痰涂片等诊断;两者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儿童和老年患者在治疗中需分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肝肾功能等影响及加强护理。
一、病原体方面
淋巴结核:多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累及淋巴结所致。
肺结核:主要病原体也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肺部引起的疾病。
二、发病部位方面
淋巴结核:病变主要局限于淋巴结,常见于颈部淋巴结,也可发生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
肺结核:病变部位主要在肺部,包括肺泡、支气管等肺部组织。
三、临床表现方面
淋巴结核:患者颈部等受累淋巴结可出现肿大,初期淋巴结可活动,质地稍硬,无明显疼痛,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可相互粘连成块,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儿童患者可能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影响外观及心理,且小儿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肺结核:典型症状有咳嗽、咳痰,咳嗽病程一般较长,可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量黏液痰,部分患者有咯血症状,还可出现低热(午后明显)、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女性患者可能因肺结核影响内分泌,对月经等产生一定影响,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病情发展可能更隐匿,症状不典型。
四、影像学表现方面
淋巴结核:超声检查可见淋巴结肿大,结构异常;X线检查有时可发现淋巴结钙化等情况;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淋巴结的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儿童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遵循合理检查原则。
肺结核:胸部X线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发现肺部的病变部位、范围等,典型的肺结核病灶多在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等部位,表现为浸润影、空洞等;胸部CT检查对于发现早期、不典型的肺结核病灶以及判断病变范围等比X线更敏感。老年人进行胸部CT检查时要考虑其心肺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五、诊断方法方面
淋巴结核:可通过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可见结核性肉芽肿等典型病理改变;也可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若结果为强阳性,有助于提示结核感染,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小儿进行PPD试验时要规范操作,准确判断结果,避免因小儿皮肤敏感等因素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
肺结核: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是简单快速的诊断方法,若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可确诊,但阳性率有限;结核菌素试验也可辅助诊断;胸部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患者,痰标本收集可能较困难,需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标本,如负压吸引等。
六、治疗方面
淋巴结核:治疗主要是抗结核药物治疗,用药原则与肺结核相同,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儿童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老年患者也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
肺结核:同样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观察。儿童和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要加强护理,儿童要保证营养供给以促进身体恢复,老年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