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小儿多动症需观察症状表现,包括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评估发病年龄(7岁前起病,3-6岁多有早期症状)及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且多场合出现);还要排除神经系统疾病、智力低下、听力视力问题等其他疾病影响,家长发现孩子有相关倾向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相关科室详细评估诊断,勿盲目自行判断,要关注孩子身心发展,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一、观察症状表现
1.活动过多:小儿多动症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就可能表现得比同龄儿童活跃,如格外好动、难以安静玩耍等。在学龄期会更加明显,上课坐不住,经常扭动身体、离开座位,难以按照要求安静地参与活动,例如在课堂上频繁起身、随意走动等。这种活动过多是持续存在且与所处环境不相符合的,与正常孩子因好奇等短暂的活动增多不同。
2.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保持注意力专注,比如在听故事、做作业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中,很容易被外界的细微声响、光线等干扰而分心。做事常常有始无终,不能持续完成一件事情,例如写作业时会频繁被其他事物吸引而中断。一般来说,正常儿童在适当引导下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专注,而多动症患儿的注意力不集中情况较为突出且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
3.冲动任性: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不能等待。比如在排队时容易急躁,不等轮到自己就抢先,难以遵守规则,常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游戏等。做事不顾及后果,常常突然行动,缺乏思考,例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立刻去拿,不管是否符合场合或是否会带来不良后果。
二、评估发病年龄及持续时间
1.发病年龄:小儿多动症通常在7岁前起病,多数患儿在3-6岁时就会表现出一些早期症状,如过于活跃、难以听从指令等。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就出现上述提到的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等倾向,就需要引起重视。
2.持续时间:症状需要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并且在多个场合出现,比如在家庭、学校等不同环境中都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只是偶尔出现一两次类似情况,不能轻易判定为患有小儿多动症,因为正常儿童在某些特殊情境下也可能有短暂的类似表现。
三、排除其他疾病影响
1.神经系统检查:需要通过神经系统检查来排除如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例如进行脑电图检查等,癫痫患儿可能会有异常的脑电活动,而小儿多动症患儿脑电图一般无特异性异常。
2.智力评估:进行智力测试来排除智力低下导致的行为问题。如果患儿存在智力低下,也可能会出现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但这与小儿多动症有本质区别。通过智力评估可以明确患儿的智力水平,从而区分是智力因素还是多动症导致的相关症状。
3.听力视力检查:检查听力和视力是否正常,因为听力障碍或视力不佳也可能影响儿童的注意力和行为表现。例如听力不好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听不清指令而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通过听力和视力检查可以排除这些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干扰。
温馨提示:对于儿童的这些表现,家长要保持客观和理性,不能仅凭一两次表现就判定孩子患有小儿多动症。如果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小儿多动症,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儿童心理科等相关科室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由专业医生根据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结果来做出准确判断,避免盲目自行判断延误孩子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