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经常感冒的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生理结构特点)、环境因素(居住环境不良、气候变化)、生活方式因素(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及其他因素(被动吸烟、托幼机构等集体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且生理结构有特点;环境通风差或气候变化易致感冒;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影响免疫力;被动吸烟损伤呼吸道,集体场所易传播病原体。
一、自身因素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小孩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比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不够成熟,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相对较弱,在面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时,难以迅速有效地发起免疫应答来抵御感染,从而容易经常感冒。例如,有研究表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相对成人较低,更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引发感冒。
生理结构特点:小孩的鼻腔相对狭窄,鼻毛较少,鼻黏膜柔嫩且血管丰富,一旦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容易出现鼻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鼻塞等症状,影响呼吸,也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另外,小孩的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黏膜较薄弱,纤毛运动功能较差,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不如成人,使得病原体容易在呼吸道内定植繁殖引发感冒。
二、环境因素
居住环境不良:如果居住环境通风状况差,室内空气污浊,空气中病原体浓度较高,小孩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多,就容易经常感冒。比如在冬季,很多家庭为了保暖而紧闭门窗,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在室内传播。
气候变化:气温骤变时,如寒冷的冬季或气温起伏较大的季节,小孩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及时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增减衣物,很容易因着凉而引发感冒。例如,从温暖的室内突然到寒冷的室外,小孩的鼻黏膜血管会迅速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三、生活方式因素
营养不均衡:小孩如果存在挑食、偏食等情况,导致摄入的营养不全面,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A等)、矿物质等营养素,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比如缺乏维生素C会使白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降低机体的抵抗力;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容易引发感染。一项对儿童营养状况与感冒发病关系的研究发现,饮食中缺乏蔬菜水果的儿童感冒发生率明显高于饮食均衡的儿童。
缺乏运动:运动量较少的小孩,身体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肌肉力量较弱,心肺功能较差,机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经常感冒。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小孩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相反,长期缺乏运动则不利于小孩免疫系统的良好发育。
四、其他因素
被动吸烟:小孩如果经常处于吸烟环境中,吸入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抑制呼吸道纤毛的运动,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小孩更容易发生感冒且病情不易恢复。有研究显示,生活在吸烟家庭中的儿童感冒的发生率比生活在无烟家庭中的儿童高出很多。
托幼机构等集体环境因素: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小孩相对集中,病原体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如果托幼机构的卫生条件不佳,或者儿童之间的接触频繁,就增加了感冒的传播几率,导致小孩经常感冒。例如,一个孩子感染了感冒病毒,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等方式传染给同托幼机构的其他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