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疟疾由恶性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有周期性寒战高热大汗等表现,可通过血涂片查疟原虫诊断,用青蒿素等治疗,预防需防蚊;痢疾由志贺菌经粪-口传播,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表现,靠粪便培养志贺菌诊断,用抗生素等治疗,预防要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有不同特点。
一、病因方面
恶性疟疾:由恶性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在红细胞内发育增殖,破坏红细胞等,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发,尤其在卫生条件差、缺乏防蚊措施的地区易流行,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感染,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可能更易受影响。
痢疾:通常由志贺菌属引起,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比如食用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或水等。各年龄人群均可能患病,卫生习惯不良、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环境中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儿童若不注意手卫生等也易感染。
二、临床表现方面
恶性疟疾:临床症状多样,典型的有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等。发作时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后大汗淋漓,体温骤降。还可能出现贫血,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导致,表现为面色苍白等;严重者可出现脑型疟等凶险类型,脑型疟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这在儿童等人群中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严重表现。
痢疾:主要表现为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常伴有里急后重感,即有排便不尽感。病情较轻者可能腹泻次数相对较少,粪便以黏液脓血为主;病情较重者腹泻频繁,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如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不同年龄患者中,儿童腹泻可能更易导致脱水等并发症,因为儿童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三、诊断方面
恶性疟疾: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如血涂片查找疟原虫,若在血涂片中发现恶性疟原虫即可确诊。还可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等综合判断,对于生活在疟疾流行区且有相关症状的患者要高度怀疑,不同年龄患者血涂片检查操作等基本类似,但儿童采血等可能相对更需安抚配合。
痢疾:病原学检查是诊断关键,通过粪便培养分离出志贺菌可确诊,同时也会结合临床表现等,比如有典型肠道症状且粪便检查有相应异常等,不同年龄患者粪便采集等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儿童粪便采集可能需要更小心处理。
四、治疗方面
恶性疟疾:治疗药物主要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等选择合适药物及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患者用药剂量等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用药要严格遵循药物适用情况等,因为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等与成人有差异。
痢疾:治疗常用抗生素,如喹诺酮类等,但要根据志贺菌的药敏情况选择,同时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要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等的影响,优先选择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药物。
五、预防方面
恶性疟疾:预防主要是防蚊,使用蚊帐、蚊香、驱蚊剂等,避免在蚊虫活动频繁时段(如黄昏和夜晚)外出,对于生活在疟疾流行区的人群,还可考虑预防性服用抗疟药物等,儿童使用防蚊用品要注意选择合适、安全的产品,避免接触过量驱蚊剂等。
痢疾:预防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喝开水,勤洗手等,尤其是在集体生活环境或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儿童要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家长要做好监督和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