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一般治疗有皮肤清洁和避免刺激;药物治疗分外用(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药膏、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膏)和系统用药(严重时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物理治疗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照射,分别促进血液循环、杀菌抗炎,各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谨慎操作。
一、一般治疗
1.皮肤清洁
对于日常皮肤清洁,应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保持毛囊炎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例如,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可选用婴儿专用的温和沐浴露。因为皮肤清洁不当可能会导致毛囊堵塞加重,进而使毛囊炎病情恶化。对于成年患者,若皮肤油脂分泌较多,也需注意清洁频率,但不要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
对于有基础疾病导致皮肤易感染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更要加强皮肤清洁,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清洁不当会增加毛囊炎发生的风险。
2.避免刺激
要避免搔抓、摩擦毛囊炎部位的皮肤。搔抓会导致皮肤破损,容易引起感染扩散。例如,儿童活泼好动,家长要注意防止儿童搔抓患处;成年患者如果不自觉搔抓,也会加重病情。同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护肤品等接触毛囊炎部位,这些刺激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炎症反应。
二、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抗生素类药膏: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莫匹罗星软膏对多种革兰阳性球菌有抗菌活性。例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毛囊炎,莫匹罗星软膏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轻炎症。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时要注意遵循儿科用药的谨慎原则,尽量选择低刺激且适合儿童皮肤的剂型。
抗真菌类药膏:若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如马拉色菌毛囊炎,可外用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乳膏能够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影响真菌的生长。对于成年患者,如果是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导致的马拉色菌感染引发毛囊炎,使用抗真菌药膏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对于婴幼儿患者,使用抗真菌药膏时需咨询医生,因为婴儿皮肤薄嫩,要选择合适的浓度和剂型。
2.系统药物治疗
抗生素:当毛囊炎病情较为严重时,如出现多个毛囊炎融合、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例如,对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毛囊炎,可口服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谨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且要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抗真菌药物:如果是严重的真菌感染引起毛囊炎且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但同样需要谨慎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肝肾功能等来选择药物,儿童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时更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
三、物理治疗
1.光疗
红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例如,对于一些慢性毛囊炎患者,红外线照射可以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加速病变组织的修复。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照射的距离和时间,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对热的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要特别调整照射参数以确保安全。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具有杀菌、抗炎的作用。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以杀灭局部细菌并减轻炎症反应。但在进行紫外线照射时,要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免受过度照射损伤,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患者皮肤娇嫩敏感程度不同,要严格控制紫外线的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