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特征女性的宫颈癌筛查建议不同,有性生活女性25岁起筛查,性生活早者21岁起;接种HPV疫苗女性仍需按指南筛查;有高危性行为女性21岁起更密切筛查;免疫功能低下女性筛查时间提前、频率增加;曾感染高危型HPV女性感染清除后1年内全面筛查且后续关注;有宫颈病变既往史女性治疗后更密切筛查。
一、有性生活的女性
1.一般建议:
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从25岁开始就应该进行宫颈癌筛查。因为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而有性生活后感染HPV的风险增加。通过定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时干预。
性生活开始时间较早的女性,更应尽早开始筛查。例如,16岁之前有性生活的女性,感染HPV以及发展为宫颈病变的风险相对更高,所以这类女性21岁起就可以考虑开始筛查。
二、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
1.不同疫苗类型的筛查建议:
接种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的女性,仍需按照相应的年龄筛查指南进行宫颈癌筛查。比如,接种了二价HPV疫苗的女性,筛查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在25-65岁的筛查时间安排上基本一致,但接种疫苗不能替代筛查。因为目前的HPV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HPV亚型,且疫苗接种后也可能存在持续感染或新的HPV感染情况。
三、有高危性行为的女性
1.高危性行为的定义及影响:
有多个性伴侣、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性伴侣有阴茎癌或宫颈癌等病史的女性属于有高危性行为的人群。这类女性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更高,所以需要更密切地进行宫颈癌筛查。一般建议从21岁起就开始进行筛查,且筛查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例如,每6-12个月进行一次HPV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以便更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宫颈病变。
四、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
1.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及筛查调整:
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由于机体对HPV的清除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病变。这类女性的宫颈癌筛查时间应适当提前,并且筛查频率可能需要增加。比如,从21岁起就开始每年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或者根据具体情况联合HPV检测。因为免疫功能低下会使疾病进展的风险增加,所以需要更频繁地监测宫颈情况。
五、曾经感染过高危型HPV的女性
1.感染后的筛查安排:
曾经感染过高危型HPV的女性,即使已经清除了病毒,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仍有再次感染或持续感染的可能,而且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所以这类女性在感染清除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加强宫颈癌筛查。一般建议在感染清除后的1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之后按照常规的筛查间隔进行,但要比一般人群更加关注宫颈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
六、有宫颈病变既往史的女性
1.既往病变情况对筛查的影响:
曾经有过宫颈低度病变(如CIN1)、宫颈高度病变(如CIN2、CIN3)等宫颈病变的女性,在病变治疗后仍然存在复发或进展为更严重病变的风险。这类女性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宫颈癌筛查。例如,在治疗后的前几年,可能需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之后根据病情稳定情况逐渐调整筛查间隔,但总体上筛查频率会高于没有宫颈病变既往史的女性,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宫颈病变复发或新的病变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