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患儿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生活护理要营造安静有序环境、建立规律作息;饮食护理要保证营养均衡、控制零食和含糖饮料;心理护理要耐心沟通、适当心理疏导;康复训练护理包括注意力训练和运动训练,以改善患儿症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生活护理
1.环境营造:为多动症患儿营造安静、整洁且有序的生活环境,减少过多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例如,将儿童房的装饰尽量简洁,避免摆放过多色彩斑斓且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物品。这是因为过多的刺激可能会加重患儿的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表现,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患儿情绪稳定和行为控制。
2.作息规律:帮助患儿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睡眠11-13小时,学龄儿童需要9-11小时。固定的起床、睡觉时间有助于调节患儿的生物钟,使神经系统功能趋于稳定,对改善多动症的症状有一定帮助。例如,每天晚上尽量在相同时间让患儿上床睡觉,早上按时起床,白天也可安排适当的午休时间。
二、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确保患儿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比如,多吃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橙子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研究表明,某些营养缺乏可能与多动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而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锌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有重要作用,瘦肉、坚果等食物富含锌,可适当让患儿食用。
2.控制零食和含糖饮料:限制患儿食用过多的零食和含糖饮料。因为很多零食中含有较多的添加剂、防腐剂等成分,含糖饮料会导致血糖波动,这些都可能对患儿的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加重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例如,应减少让患儿吃薯片、糖果、碳酸饮料等。
三、心理护理
1.耐心沟通:家长和医护人员要以耐心、温和的态度与患儿沟通,避免指责和批评。当患儿出现良好行为表现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当患儿能够安静坐一段时间完成一件小事时,要及时表扬,让患儿感受到被认可,增强其自信心。因为多动症患儿可能会因为自身的行为问题受到周围人的负面评价,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良好的心理沟通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
2.心理疏导: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可以适当进行心理疏导。例如,通过游戏治疗等方式,帮助患儿释放压力,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问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应对自身的多动症症状,促进其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四、康复训练护理
1.注意力训练:可以采用一些专门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对患儿进行训练。例如,让患儿进行拼图游戏、走迷宫等活动,每次训练逐渐延长时间,帮助患儿提高注意力持续时间。在训练过程中要给予患儿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根据患儿的进展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注意力训练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这对于改善多动症患儿的学习和生活表现非常重要。
2.运动训练: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如跳绳、跑步、游泳等。运动可以释放患儿体内过多的能量,有助于改善其多动的症状,同时还能增强体质。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可以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例如学龄前儿童可以选择趣味性较强的运动游戏,学龄儿童可以进行跑步、篮球等运动项目。运动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要陪伴患儿一起进行,给予支持和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