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的常见原因包括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系统性疾病(如肾脏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神经精神因素、寄生虫感染。皮肤干燥因年龄、生活方式、环境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过敏反应因接触过敏原致皮肤现红斑风团等;肾脏疾病因代谢废物沉积等致顽固瘙痒伴其他表现;肝胆疾病因胆汁淤积等致不同程度瘙痒伴黄疸等;糖尿病因血糖等问题致全身或局部瘙痒伴典型症状;神经精神因素因情绪问题致皮肤瘙痒随情绪变化;寄生虫感染如疥疮、虱病因寄生虫寄生传播致相应皮肤表现。
因素影响: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皮肤水分流失增多,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而瘙痒;生活方式上,频繁洗澡、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等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层,导致皮肤干燥;环境因素如干燥的气候、低湿度的室内环境等也会加重皮肤干燥。例如,冬季空气湿度低,很多人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
表现:皮肤外观可表现为干燥、脱屑,搔抓后可能会有细小的抓痕。
过敏反应:
因素影响:性别差异不明显,但不同个体过敏原不同。生活方式中接触过敏原是常见原因,如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吸入性过敏原,或接触化妆品、某些食物(如海鲜、芒果等)、药物等接触性或食入性过敏原。有过敏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
表现:皮肤可能出现红斑、风团等表现,风团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和形态不一,常突然发生,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
系统性疾病:
肾脏疾病:
因素影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体内尿素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会在皮肤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同时,肾脏疾病常伴有内分泌紊乱等情况,也可能参与皮肤瘙痒的发生。病史方面,有慢性肾脏病史的人群是高发群体。
表现:皮肤瘙痒可较为顽固,同时可能伴有面色晦暗、水肿等其他肾脏疾病相关表现。
肝胆疾病:
因素影响:如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疾病,由于胆汁淤积,胆盐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同时,患者体内的一些神经递质等物质代谢异常也可能参与其中。有肝胆疾病病史的人群易出现皮肤瘙痒。
表现:瘙痒程度可轻可重,有的患者全身瘙痒,有的则局限于某些部位,同时可能伴有黄疸(皮肤、巩膜黄染)、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糖尿病:
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使皮肤内的渗透压改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另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导致皮肤瘙痒。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人群易出现皮肤瘙痒。
表现:皮肤瘙痒可遍及全身或局限于某一部位,如会阴部等,同时可能伴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神经精神因素:
因素影响: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对皮肤感觉的调节,导致皮肤瘙痒感的产生。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表现:皮肤瘙痒可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或减轻,皮肤外观一般无明显异常,但长期精神因素导致的瘙痒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
寄生虫感染:
因素影响:如疥疮,是由疥螨寄生在皮肤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虱病是由虱子叮咬皮肤引起,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不同人群都可能感染,卫生条件差的人群更容易发生。
表现:疥疮患者皮肤可见丘疹、水疱及隧道,夜间瘙痒加剧;虱病患者头皮、阴毛等部位可发现虱子或虱卵,局部皮肤有瘙痒、抓痕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