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术前需全面评估病情及患者心理身体状况并做相应准备,手术方式有传统开放和腔镜等,操作要遵循无瘤原则保护重要结构,术后要监测护理、注意饮食康复、观察处理并发症并定期复查,儿童患者手术需更谨慎精细术后密切观察,老年患者术前优化基础疾病术后加强呼吸管理监测电解质等。
一、手术前准备
1.全面评估病情:通过甲状腺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检测甲状腺功能、血钙等指标,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及有无甲状旁腺功能异常风险。需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综合判断手术耐受性。例如,老年患者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必要时进行心功能、肺功能相关检查以优化手术时机。
2.患者心理与身体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指导患者戒烟、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以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对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
二、手术过程
1.手术方式选择:根据肿瘤性质、大小、患者意愿等选择手术方式,常见有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等。
传统开放手术:多采用颈前弧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分离颈前肌群,显露甲状腺,仔细分离并处理甲状腺上、下血管,根据肿瘤情况完整切除肿瘤及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术中需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等重要结构。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包括经口腔、经胸乳、经腋窝等入路,通过建立腔隙插入腔镜及手术器械进行操作,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适用于符合条件的特定患者。
2.关键操作要点:无论何种术式,均需严格遵循无瘤原则,避免肿瘤细胞播散;精细操作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如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声音嘶哑,甲状旁腺损伤可引起低钙血症等并发症,需精准识别与保护。
三、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监测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伤口渗血情况及引流管引流液量、颜色等;颈部切口需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对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注意引流管通畅,按规定时间拔除引流管。
2.饮食与康复:术后麻醉清醒后若患者无吞咽困难等不适可逐步进食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热食物刺激伤口;指导患者进行颈部适当康复锻炼,促进颈部功能恢复,但需避免过度剧烈活动牵拉伤口。
3.并发症观察与处理:关注有无声音嘶哑、手足抽搐、呼吸困难等并发症。若出现声音嘶哑需考虑喉返神经损伤可能,若出现手足抽搐则提示可能存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需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补充钙剂等。
4.定期复查:术后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颈部超声等,以监测甲状腺功能状态及有无肿瘤复发等情况,一般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等定期复诊。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甲状腺肿瘤相对少见,手术需更加谨慎,需综合评估肿瘤良恶性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手术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等结构,因儿童喉返神经等结构相对纤细,操作需更加精细,术后需密切观察儿童发音、血钙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前需充分优化基础疾病状态。术后需加强呼吸管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老年患者肺功能相对较弱,咳嗽排痰能力较差,需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其有效咳嗽咳痰。同时,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预防低钙血症等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