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腮腺炎需从疫苗接种、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源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接种麻腮风疫苗是有效手段,要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远离患者、不共用个人物品;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孕妇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相应防护。
一、疫苗接种
1.接种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是预防腮腺炎的有效手段,一般婴儿在18-24月龄时接种第一剂,4-6岁时接种第二剂。对于未接种过疫苗且有腮腺炎暴露风险的人群,可在接触后尽快接种,但最好在接触后3日内接种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疫苗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有效降低感染腮腺炎病毒的几率,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接种疫苗尤为重要。
2.其他相关疫苗:如存在免疫缺陷等特殊情况的人群,可能需要根据专业医生评估接种相应的免疫球蛋白等进行被动免疫预防,但这属于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
二、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手部是接触外界较多的部位,容易沾染腮腺炎病毒,通过勤洗手可以清除手上可能携带的病毒,减少病毒经口、鼻等黏膜进入人体的机会。儿童由于喜欢用手接触各种物体,更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家长应督促儿童正确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2.保持环境清洁通风:居住和学习、工作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一般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良好的通风环境可以降低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风险。在腮腺炎流行季节,更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于儿童的生活环境,如幼儿园、学校等,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对物体表面、玩具等进行擦拭消毒。
三、避免接触传染源
1.远离患者: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如果周围有腮腺炎患者,应尽量与其保持距离,一般至少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儿童在腮腺炎流行季节要减少与患病儿童的接触,学校等机构发现有腮腺炎患者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2.注意个人物品单独使用:不与腮腺炎患者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因为这些物品可能沾染患者的唾液等,从而携带病毒,通过共用物品间接传播。例如,不共用水杯喝水,不共用毛巾擦脸等,尤其是儿童之间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防止交叉感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较弱,是腮腺炎的高发人群。除了上述常规预防措施外,家长要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增强儿童自身免疫力。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儿童参加集体活动的频率,如果必须参加,要叮嘱儿童做好个人防护。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肿瘤等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要严格做好预防措施。除了上述的疫苗接种、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措施外,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外出,要佩戴口罩。这类人群一旦感染腮腺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恢复时间更长,所以更要加强预防。
3.孕妇:孕妇如果感染腮腺炎可能会对自身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孕妇要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如果接触了腮腺炎患者,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一旦出现发热、腮腺肿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孕妇身份,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诊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