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有潜伏期,间日疟和卵形疟一般13-15天、恶性疟7-10天、三日疟30天左右;典型发作有寒战期(儿童可能更明显)、高热期(儿童易惊厥)、大汗期;间歇期间日疟和卵形疟多48小时、三日疟72小时、恶性疟不规律;多次发作后有贫血和脾肿大(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恶性疟的脑型疟多见于无免疫力儿童和非流行区人群,表现为剧烈头痛等,孕妇感染有特殊表现如流产等且自身表现复杂。
间日疟和卵形疟的潜伏期一般为13-15天,恶性疟为7-10天,三日疟为30天左右。不同人群潜伏期可能有差异,比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可能在感染后潜伏期相对不典型,时间可能稍有不同,但总体遵循上述大致范围。
典型发作症状
寒战期:多突然发病,患者先有明显的寒战,面色苍白,唇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2小时。这是因为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大量繁殖,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代谢产物等刺激机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反应。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导致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加,出现寒战。对于儿童来说,寒战期可能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可能对体温变化的感知和反应更敏感,寒战可能更剧烈。
高热期:寒战过后,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患者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头痛、全身酸痛、口渴等,但神志清楚。此期持续2-6小时,是疟原虫代谢产物等引起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在年龄方面,儿童高热期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高热容易诱发惊厥,需要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
大汗期:高热后期,患者全身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水平。此期持续1-2小时,是机体通过大量出汗来散热,以恢复正常体温。此时患者感觉明显好转,但会有乏力等表现。
间歇期
两次典型发作之间有一定的间歇期。间日疟和卵形疟多为48小时发作一次,三日疟为72小时发作一次,恶性疟发热间隔不规律,可短至24-48小时发作一次。不同年龄人群间歇期可能略有不同,比如婴幼儿由于身体机能的特殊性,间歇期可能不太规律,需要结合具体感染情况来判断。
反复发作后的表现
多次发作后,患者可出现贫血和脾肿大。贫血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因素导致。患者会出现面色萎黄、乏力等贫血表现。脾肿大是因为疟原虫及其代谢产物刺激机体,引起脾脏充血、单核-巨噬细胞增生等,初期可触及,质地软,反复发作者脾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变硬。对于儿童患者,长期的疟疾发作导致的贫血和脾肿大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脑型疟症状(恶性疟的严重类型)
多见于恶性疟患者,尤其是无免疫力的儿童和非流行区人群。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脑型疟是由于疟原虫侵犯脑部血管,导致脑组织缺氧、水肿等。儿童患脑型疟时,病情进展往往较快,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因为儿童的脑功能相对脆弱,缺氧等情况对脑的损伤可能更严重。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后,使红细胞黏附在脑血管内皮细胞上,导致血管阻塞,进而引起脑组织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感染疟疾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比如孕妇感染疟疾,可能会出现流产、早产、胎儿发育不良等情况,同时孕妇本身可能除了典型的疟疾发作症状外,还可能有贫血加重、妊娠高血压等相关表现,这是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免疫系统和血液循环等方面与非孕妇不同,疟原虫感染对孕妇的影响更为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