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放射性皮炎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用温和清洁剂、合适水温清洗并轻柔拍干保持干燥;避免皮肤物理刺激,穿宽松棉质衣物、做好防晒;合理饮食调理,摄入富含维生素食物并保证水分摄入;定期监测皮肤状况,自身观察异常及时就医且遵医嘱专业检查;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皮肤娇嫩要防搔抓等细节护理,老年患者皮肤屏障减退要更细心护理及关注皮肤变化。
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清洗方式:使用温和的无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受辐射部位皮肤,水温宜选择32~34℃,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水刺激皮肤。对于儿童,要特别轻柔地进行清洗操作,因为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过度用力可能损伤皮肤屏障。清洗时动作要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内。
干燥要求:清洗后用柔软的棉质毛巾轻轻拍干皮肤,确保皮肤干燥,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检查皮肤褶皱部位的干燥情况,及时擦干汗液等,防止因潮湿引发皮肤问题。
二、避免皮肤受到物理刺激
穿着方面:选择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材质或过紧的衣物,防止衣物与皮肤产生摩擦。例如,儿童患者应穿着纯棉的贴身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衣物的领口、袖口等部位要宽松,不应对皮肤造成压迫。
防晒防护:避免受辐射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外出时可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等进行防护。如果必须暴露在阳光下,可使用具有防晒功能且温和无刺激的防晒剂,但要确保防晒剂不会对受辐射皮肤造成额外损伤。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对紫外线更为敏感,更要严格做好防晒措施,避免紫外线加重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三、合理饮食调理
营养摄入: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维生素有助于皮肤的修复和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其中,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功效,可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饮食搭配需有所调整,儿童患者可将水果制成适合其吞咽的形式,如水果泥等。
水分补充: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一般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
四、定期监测皮肤状况
自我监测:患者自身要定期观察受辐射皮肤的颜色、质地等变化,如发现皮肤出现红斑、瘙痒、脱屑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儿童患者由于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皮肤的外观变化,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
专业检查:接受放疗等相关治疗的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皮肤的专业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放射性皮炎的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的皮肤更为娇嫩,在预防放射性皮炎时,要更加注重日常护理的细节。除了上述的清洁、穿着、饮食等方面外,要特别注意避免儿童搔抓受辐射皮肤,可适当为儿童修剪指甲,防止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加重病情。同时,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照顾,确保其生活环境舒适,减少皮肤受到的不良刺激。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有所减退,新陈代谢相对缓慢。在预防放射性皮炎时,要更加细心地进行皮肤护理。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选择更温和的护理产品。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以促进皮肤的修复。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患者的皮肤变化,因为老年患者对皮肤不适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更易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