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操作是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1ml含5个单位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48-72小时观察结果,分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需考虑,且PPD试验是辅助手段,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观察时要注意避免搔抓注射部位并准确测量硬结直径。
一、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的操作方法
通常使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1ml(含5个单位)。
二、结果判断标准及意义
48-72小时观察结果
阴性(-):注射部位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小于5mm。这可能表示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处于结核感染早期(感染后4-8周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如严重营养不良、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是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阴性结果提示可能没有感染结核,但如果是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也可能出现阴性,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判断。
弱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在5-9mm之间。这可能提示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者处于结核感染的早期,也可能是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对于儿童,弱阳性结果需要结合接种卡介苗情况及临床症状综合分析。
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在10-19mm之间。表示机体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者接种过卡介苗。对于成人,阳性结果提示有结核感染的可能性,但需要进一步结合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明确是否有活动性结核;对于儿童,阳性结果需要警惕有活动性结核的可能,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特别是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阳性更提示可能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
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大于等于20mm,或虽小于20mm,但局部出现水疱、坏死或淋巴管炎。强阳性结果高度提示活动性结核感染,需要进一步进行痰涂片、胸部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考虑
儿童:儿童是结核的易感人群,尤其是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如果儿童PPD试验阳性,尤其是强阳性,更要重视,因为儿童活动性结核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详细询问接触史、有无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对于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PPD试验阳性的意义相对复杂,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低下,PPD试验结果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老年人PPD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感染,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免疫功能衰退,出现假阴性的情况较多;而阳性结果也需要谨慎分析,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影响免疫状态,需要结合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全面评估。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这类人群的PPD试验结果容易出现假阴性或不典型的结果。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时,机体对结核菌素的反应减弱,所以不能单纯根据PPD试验结果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需要结合其他多种检查手段,如查找痰结核菌、胸部CT等进行综合判断。
四、注意事项
试验后的观察:在观察PPD试验结果时,要注意避免搔抓注射部位,以免影响结果判断。同时,要准确测量硬结的直径,硬结是指局部皮肤隆起的范围,应测量最长径和最短径,取平均值。
与其他检查的结合:PPD试验只是结核检测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结核的依据。如果PPD试验结果异常,需要结合胸部X线或CT、痰涂片及培养、临床表现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是否存在结核感染及是否为活动性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