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腮腺炎可从疫苗接种、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源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及时接种麻腮风疫苗或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远离患者、注意集体场所卫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特别留意防护,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一、疫苗接种
1.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是预防腮腺炎的有效手段,一般婴儿在18-24月龄时接种第一剂麻腮风疫苗,4-6岁时接种第二剂。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从而有效预防腮腺炎的发生。对于未接种过疫苗且有腮腺炎接触风险的人群,也可在医生评估后及时补种疫苗。
2.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单独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可用于预防腮腺炎,通常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及成年人。接种后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降低感染腮腺炎病毒的几率。
二、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用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至少洗手20秒,可有效去除手上沾染的腮腺炎病毒等病原体。儿童由于好动且手部容易接触各类物品,家长应督促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比如在从外面玩耍回家后、进食前一定要洗手,避免病毒通过手部接触口鼻侵入人体。
2.保持室内通风: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一般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这样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腮腺炎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风险。在流感高发季节或腮腺炎流行期间,更要加强室内通风。对于居住在密闭空间或通风不良环境中的人群,如长期在空调房间的办公人员等,要特别注意定期开窗通风。
三、避免接触传染源
1.远离患者:腮腺炎具有传染性,在腮腺炎流行期间,要尽量避免接触腮腺炎患者。如果周围有腮腺炎患者,应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一般至少1米以上。儿童在学校等集体场所时,若发现有同学患腮腺炎,要提醒其避免近距离接触该同学。对于已经感染腮腺炎的患者,要进行隔离治疗,直到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一般隔离期为发病后2周左右,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2.注意集体场所卫生: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同时,要教育儿童在集体场所中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例如,幼儿园要每天对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处理,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隔离腮腺炎患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易感染腮腺炎。家长除了按照免疫程序及时为儿童接种疫苗外,还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儿童出现发热、腮腺肿大等疑似腮腺炎症状,要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隔离和治疗。同时,要保证儿童的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也容易感染腮腺炎。老年人在腮腺炎流行期间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避免去人群聚集处。如果必须外出,要佩戴口罩。一旦出现腮腺炎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感染腮腺炎后可能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脑膜炎等,所以要引起重视。
3.免疫力低下人群:像患有免疫缺陷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腮腺炎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且恢复相对困难。这类人群要格外注意预防,除了采取上述一般预防措施外,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措施,如必要时接种疫苗加强针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