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者多方面情况并完善检查、肠道准备)、麻醉、手术操作过程(建立气腹、放置器械、探查腹腔、分离胆囊三角、处理血管胆管、取出胆囊、关闭切口)、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一般护理中关注不同年龄患者、病情监测、饮食恢复、活动指导,还有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特殊提示)。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不同。儿童患者需特别关注其心肺功能等基础情况,确保能够承受麻醉和手术操作;老年患者则要评估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必要时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和调整,以降低手术风险。
性别因素:一般无特殊性别相关的绝对禁忌,但需考虑女性患者可能存在的生育相关等个体情况。
生活方式:了解患者是否有吸烟、饮酒等习惯,劝患者术前戒烟戒酒,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等风险;对于有肥胖等情况的患者,需提前规划手术操作难度等相关事宜。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如是否有胆道疾病史、过敏史等。若有其他基础疾病,需多学科评估能否耐受手术。
完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腹部超声、CT等检查,明确胆囊结石的情况,如结石大小、数量、胆囊的形态等,以确定手术可行性及制定手术方案。
2.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禁水,进行肠道清洁准备,减少肠道内气体和内容物,降低术中污染风险。
二、麻醉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等,确保患者在术中无痛、肌肉松弛,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三、手术操作过程
1.建立气腹:在患者脐部做一个小切口,插入气腹针,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人工气腹,使腹腔内压力维持在合适范围,为手术操作创造空间。
2.放置腹腔镜器械:通过脐部切口插入腹腔镜,然后在腹部其他部位做几个小切口,分别置入操作器械,如抓钳、分离钳、电凝钩等。
3.探查腹腔:通过腹腔镜观察腹腔内情况,进一步明确胆囊及周围组织的情况,确认胆囊结石的位置、大小等。
4.分离胆囊三角:仔细分离胆囊管、胆囊动脉所在的胆囊三角区域,要清晰辨别胆囊管与胆总管的关系等,避免损伤胆总管等重要结构。
5.处理胆囊血管和胆管:用钛夹或可吸收夹夹闭胆囊动脉,离断胆囊管,将胆囊从胆囊床分离出来。
6.取出胆囊:将切除的胆囊通过穿刺切口取出体外,若胆囊较大,可将其破碎后取出等。
7.关闭切口:手术操作完成后,取出腹腔镜和器械,冲洗腹腔,检查有无出血等情况,然后关闭各切口。
四、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恢复情况,因其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要注意保暖等;老年患者需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压疮等并发症。
病情监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痛、腹胀、腹腔出血等表现。
2.饮食恢复: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饮食,一般先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注意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以减轻胆道负担。
3.活动指导: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等,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切口疼痛等不适。
4.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儿童术后需特别注意切口的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和切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根据情况早期进行肢体活动等,同时要关注其认知和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