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形成与机械性摩擦和足部活动过多有关。机械性摩擦方面,不合适的鞋子材质(过硬过紧等)、款式(如高跟鞋)及足部畸形会致脚部皮肤受摩擦;足部活动过多方面,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职业、重体力劳动职业及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因脚部活动多、摩擦频繁易长鸡眼。
一、机械性摩擦
1.鞋子因素
不合适的鞋子材质:穿着过硬、过紧的鞋子,例如一些质地坚硬的皮鞋或者尺码过小的鞋子,会使脚部皮肤长期受到摩擦。以皮鞋为例,其材质本身较硬,当脚部在鞋内活动时,皮肤与皮鞋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尤其是脚部的受力部位,如足底、脚趾侧面等,容易因反复摩擦而长鸡眼。不同材质的鞋子对脚部摩擦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皮质较硬的鞋子比棉质布鞋更容易导致摩擦情况的发生。
鞋子的款式:某些特殊款式的鞋子,如高跟鞋,会改变脚部的受力分布。女性穿高跟鞋时,前脚掌承受的压力增大,而且脚部会不自觉地向前挤压,使得脚趾与鞋尖之间的摩擦增加,长期穿着高跟鞋容易在脚趾侧面或脚底形成鸡眼。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鞋子款式的影响也有差异,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穿着时尚但可能不太舒适的鞋子,如尖头高跟鞋等,而儿童如果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过小的童鞋,也会因脚部活动时的摩擦导致长鸡眼。
2.足部自身因素
足部畸形:足部存在畸形的人,如拇外翻患者,脚部的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走路时脚部受力不均衡,某些部位会过度受压和摩擦。拇外翻会使大脚趾向外侧偏斜,导致脚部其他部位的皮肤与鞋子接触时受到异常的摩擦,长期下来就容易引发鸡眼。不同年龄的足部畸形患者,其长鸡眼的风险不同,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的足部畸形,如扁平足等,由于足部的力学结构异常,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更容易因为行走等活动导致脚部摩擦而长鸡眼;成年人如果因为外伤等原因导致足部畸形,也会增加长鸡眼的几率。
二、足部活动过多
1.职业因素
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职业:像服务员、售货员等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职业人群,脚部长期处于负重和活动状态,脚部皮肤与鞋子之间的摩擦频率增加。以服务员为例,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站立和行走,脚部反复受到鞋子的摩擦,尤其是足底和脚跟部位,长鸡眼的可能性较大。不同职业的人群,由于工作性质不同,脚部活动量和受力情况不同,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职业者比办公室久坐的人群患鸡眼的风险更高。
重体力劳动职业: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脚部不仅承受较大的重量,而且活动强度大,脚部皮肤与地面、鞋子等的摩擦更为频繁和剧烈。例如建筑工人,在工作过程中脚部需要频繁地接触地面和工具,脚部皮肤受到的摩擦和压力都很大,容易引发鸡眼。对于不同性别的重体力劳动者,男性可能因为体力相对较大,脚部受力情况与女性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重体力劳动都会增加脚部摩擦导致长鸡眼的风险。
2.运动因素
高强度运动: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如长跑运动员,脚部在运动过程中与运动鞋之间的摩擦会显著增加。长跑时脚部不断地前后运动,鞋子与脚部皮肤之间的摩擦力持续存在,尤其是脚部的受力点,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后,这些部位的皮肤就容易因摩擦而形成鸡眼。不同运动项目对脚部摩擦的影响不同,长跑、足球等运动项目对脚部的摩擦较大,而一些相对温和的运动,如瑜伽等,对脚部摩擦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整体上长鸡眼的风险较高。不同年龄的运动爱好者,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脚部骨骼和皮肤还在不断发育,更容易受到摩擦的影响而长鸡眼;成年人如果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也会因为脚部的反复摩擦导致鸡眼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