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感冒流鼻涕的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一般护理要保持鼻腔清洁,可用合适方法清理分泌物,还需增加空气湿度;要观察病情变化,关注伴随症状和鼻涕性质;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及低龄婴幼儿有不同注意事项;饮食上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可适当添加富含维生素食物。
一、一般护理措施
1.保持鼻腔清洁
对于婴幼儿,可使用湿润的棉棒轻轻清理鼻腔分泌物。由于婴幼儿鼻腔较为娇嫩,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这是因为婴幼儿的鼻腔狭窄,分泌物容易堵塞鼻腔影响呼吸,及时清理能保持呼吸通畅。
也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先将婴幼儿头部稍微抬高,然后向鼻腔内滴入适量生理盐水,等待片刻后再使用吸鼻器吸出分泌物。生理盐水滴鼻可以软化分泌物,更易于清理,且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体液相近,不会对婴幼儿鼻腔造成刺激。
2.增加空气湿度
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一般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适宜的空气湿度可以缓解婴幼儿鼻腔黏膜的干燥,减轻流鼻涕的症状。例如,当空气过于干燥时,婴幼儿鼻腔黏膜容易受刺激,导致分泌物增多,而合适的湿度能让鼻腔黏膜处于相对舒适的状态。
二、观察病情变化
1.关注伴随症状
要密切观察婴幼儿是否有发热、咳嗽、精神状态不佳等其他伴随症状。如果出现发热,需要定期测量体温,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正常体温范围不同,一般来说,婴幼儿直肠温度在36.5℃-37.5℃之间,口腔温度在36.2℃-37.3℃之间,腋下温度在36℃-37℃之间。如果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但优先采用非药物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松开衣物、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若婴幼儿出现咳嗽加重、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医。因为呼吸急促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加重导致呼吸困难的表现,精神萎靡则可能是感染影响了婴幼儿的整体状况。
2.观察流鼻涕的性质
注意观察鼻涕的颜色和质地。如果是清鼻涕,一般多为病毒性感冒初期的表现;如果鼻涕逐渐变为黄色、绿色,可能合并有细菌感染。但对于婴幼儿,由于其病情变化较快,不能仅根据鼻涕颜色来判断病情,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和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
早产儿本身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于感冒流鼻涕的情况需要更加谨慎护理。在保持鼻腔清洁时,操作要格外轻柔,避免引起早产儿时的不适或导致病情波动。
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的婴幼儿,感冒流鼻涕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发作。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基础疾病的相关症状,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是否出现呼吸加快、口唇发绀等情况,哮喘患儿是否出现喘息加重等情况,一旦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2.低龄婴幼儿
低龄婴幼儿不建议自行使用药物来缓解流鼻涕症状,因为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较差,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优先采用上述的非药物护理措施来缓解症状。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其呼吸通畅,防止因流鼻涕导致呼吸困难影响婴幼儿的氧气供应。
四、饮食调整
1.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让婴幼儿多喝温水,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使鼻腔分泌物相对稀释,更易于排出,同时也有助于维持婴幼儿身体的正常代谢。可以少量多次给婴幼儿喂水,避免一次喂水过多引起呕吐。
如果婴幼儿已经添加辅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果蔬泥等食物,如苹果泥、胡萝卜泥等,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但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