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肺结核化疗方案选择常用异烟肼等药物,多采用联合方案,需监测孕妇肝肾功能、胎儿情况,进行营养和心理支持,妊娠早期慎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中晚期合理用药仍需监测,要多学科会诊,根据病情和胎儿情况选择分娩方式并协作。
一、化疗方案选择
1.常用药物及原则
异烟肼(INH):对结核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治疗肺结核的常用药物之一,在妊娠合并肺结核化疗中可继续使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结核杆菌细胞壁的合成等。
利福平(RFP):对细胞内、外的结核杆菌均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但在妊娠中晚期可以使用,妊娠早期应慎用,因其可能对胎儿有一定潜在风险,不过在权衡利弊后,若利大于弊可使用,其通过抑制细菌RNA聚合酶,阻止mRNA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乙胺丁醇(EMB):对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孕妇可以使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结核杆菌的RNA合成。
吡嗪酰胺(PZA):对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在妊娠中晚期可以使用,妊娠早期慎用,它能进入含结核杆菌的巨噬细胞,转化为吡嗪酸,抑制细菌生长。化疗方案多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联合方案,或者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方案,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由医生制定。
二、监测与管理
1.对孕妇的监测
肝肾功能监测:抗结核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有影响,在化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孕妇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因为妊娠本身也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而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可能加重这种影响。例如,利福平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所以要定期检查转氨酶等指标。
胎儿监测: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观察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状况,因为抗结核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需要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2.对妊娠过程的管理
营养支持:保证孕妇有充足的营养摄入,因为肺结核本身是消耗性疾病,妊娠也需要良好的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孕妇维持身体状况,也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应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饮食。
心理支持:妊娠合并肺结核的孕妇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孕妇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孕妇的治疗依从性和身体的恢复情况。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心理支持。
三、特殊情况考虑
1.妊娠早期
此时胎儿处于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使用利福平等可能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时需谨慎权衡。如果病情允许,可先采用相对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组合,如异烟肼、乙胺丁醇联合方案,并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2.妊娠中晚期
相对妊娠早期,可更多地考虑使用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但仍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胎儿情况。在化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化疗方案,确保在控制肺结核病情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四、与产科的协作
1.多学科会诊
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需要妇产科和结核科医生进行多学科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妇产科医生了解妊娠的生理特点和孕妇的妊娠情况,结核科医生掌握肺结核的化疗原则,两者协作能够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制定出更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2.分娩方式选择
根据孕妇的肺结核病情控制情况、胎儿的发育情况等因素来选择分娩方式。如果肺结核病情控制良好,胎儿情况正常,可考虑阴道分娩,但需注意分娩过程中的防护,避免将结核杆菌传播给新生儿;如果病情不允许或者有其他产科指征,可能需要选择剖宫产,但同样要注意相关的防护和治疗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