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痛有外科性、内科性及其他原因等多种情况。外科性腹痛包括急性阑尾炎(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初始脐周痛后转移至右下腹等)、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突发剧烈阵发性腹痛等)、嵌顿疝(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腹股沟或阴囊部肿块伴腹痛等);内科性腹痛有急性胃炎(各年龄段儿童可发,与饮食等不当有关)、肠道寄生虫感染(多见于卫生习惯差儿童,蛔虫、蛲虫感染表现不同)、过敏性紫癜(多见于3-14岁儿童,伴皮肤紫癜等)、肺炎(各年龄儿童可发,累及膈胸膜时出现腹痛);其他原因腹痛包含腹部外伤(有明确外伤史,腹痛与外伤程度相关)、功能性腹痛(多见于学龄期儿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基础,反复发作等)。
一、外科性腹痛
1.急性阑尾炎:
发病情况: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男童略多于女童。典型表现为初始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右下腹麦氏点有固定压痛、反跳痛。
相关因素:阑尾管腔阻塞是最常见病因,如淋巴滤泡增生、粪石等。儿童的阑尾壁较薄,大网膜发育不全,炎症易扩散。
2.肠套叠:
发病情况: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婴儿,男婴多于女婴。表现为突发剧烈阵发性腹痛,患儿哭闹不安,屈膝缩腹,伴有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腹部腊肠样包块。
相关因素:可能与肠管解剖因素(如回盲部系膜未完全固定等)、饮食改变(添加辅食等)、病毒感染等有关。
3.嵌顿疝:
发病情况: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男孩多见。腹股沟斜疝可发生嵌顿,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部肿块,伴有腹痛、呕吐,肿块触痛明显,不能回纳。
相关因素: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如哭闹、排便等)可诱发疝内容物嵌顿。
二、内科性腹痛
1.急性胃炎:
发病情况: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发生,与饮食不当(如进食不洁食物、过冷过热食物等)、药物刺激(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感染等有关。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可伴有腹泻、发热。
相关因素:儿童饮食不规律或食用了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易引发急性胃炎。
2.肠道寄生虫感染:
发病情况:多见于卫生习惯较差的儿童,如蛔虫、蛲虫感染等。蛔虫感染可引起脐周阵发性疼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异食癖等;蛲虫感染多在夜间出现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伴有夜间腹痛。
相关因素:不注意手卫生,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是主要感染途径。
3.过敏性紫癜:
发病情况:多见于3-14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除腹痛外,还可出现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血尿等。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绞痛,可伴有呕吐、便血。
相关因素:可能与感染、食物(如鱼虾、蛋类等)、药物、花粉、虫咬等过敏原有关,机体发生变态反应性血管炎。
4.肺炎:
发病情况: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生,尤其是婴幼儿。肺炎累及膈胸膜时可出现腹痛,常伴有发热、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
相关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肺部炎症,炎症刺激累及胸膜,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腹痛。
三、其他原因腹痛
1.腹部外伤:
发病情况:有明确腹部外伤史,如撞击、摔倒等,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发生。表现为腹痛程度与外伤程度相关,可伴有局部压痛、淤血、肿胀等,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症状。
相关因素:儿童活动较活泼,易发生腹部外伤,如玩耍时的意外碰撞等。
2.功能性腹痛:
发病情况: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女孩相对多见。腹痛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基础,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反复发作,疼痛部位不固定,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等,但一般情况良好。
相关因素:可能与精神因素(如学习压力大、情绪紧张等)、饮食不规律等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