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腹部不适(有肿胀感、疼痛,囊肿扭转破裂时剧痛)、月经紊乱(月经周期改变、月经量异常)、压迫症状(压迫膀胱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致便秘排便困难)及其他症状(白带异常、可摸到腹部包块),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差异,需注意鉴别。
肿胀感:患者可能会感觉腹部有胀满或肿胀的感觉,这是由于囊肿占据了卵巢空间,使腹部外观有变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青春期女性出现卵巢囊肿时,也可能会察觉到腹部这种异常的肿胀感;中年女性若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子宫肌瘤等,卵巢囊肿导致的腹部肿胀可能会被忽视或与其他疾病症状混淆。生活方式上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卵巢囊肿引起的腹部肿胀可能更易被忽略,因为他们日常活动少,对腹部细微变化感知不敏锐。
疼痛:卵巢囊肿可能引发腹部隐痛或钝痛,当囊肿发生扭转、破裂等并发症时,会出现剧烈腹痛。比如卵巢囊肿蒂扭转时,疼痛往往比较突然且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在育龄女性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风险相对较高,而绝经后的女性若出现卵巢囊肿相关疼痛,需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有过盆腔手术史的女性,卵巢周围组织可能有粘连,增加了囊肿扭转的几率,疼痛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仔细鉴别。
月经紊乱
月经周期改变:卵巢囊肿可能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例如,卵巢囊肿破坏了卵巢的正常组织结构,使激素分泌失衡,从而干扰了月经周期的调控。青春期女性月经本身尚不稳定,卵巢囊肿引起的月经周期改变可能被误判为青春期月经不调;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月经周期改变,需与绝经前的生理变化区分,同时要考虑卵巢囊肿是否为病理因素导致。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女性,本身月经就容易紊乱,卵巢囊肿导致的月经周期改变可能加重这种紊乱状态。
月经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减少。如果是功能性卵巢囊肿,可能主要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影响月经量;而器质性的卵巢囊肿,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等,可能通过压迫等方式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导致月经量异常。对于有贫血病史的女性,月经量增多可能会加重贫血症状,需要及时关注卵巢囊肿情况;月经量减少的女性,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可能会担心影响受孕,需要进一步检查卵巢囊肿的性质。
压迫症状
压迫膀胱:囊肿较大时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比如巨大的卵巢囊肿会使膀胱受到挤压,导致膀胱容量减小,出现频繁的尿意。老年女性由于膀胱本身功能退化,卵巢囊肿压迫膀胱引起的尿频等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容易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孕妇若出现卵巢囊肿压迫膀胱,需要考虑到妊娠和囊肿的双重影响,处理需更加谨慎。
压迫直肠:压迫直肠时可导致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卵巢囊肿位置靠近直肠时,会对直肠产生压迫,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对于有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如肠易激综合征,卵巢囊肿引起的直肠压迫症状可能与之混淆,需要仔细鉴别诊断。
其他症状
白带异常:部分卵巢囊肿患者可能出现白带增多、颜色改变或有异味等情况。这是因为卵巢囊肿影响了盆腔内的环境,导致阴道分泌物发生变化。青春期女性白带异常可能与卵巢囊肿引起的内分泌改变有关,同时要注意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相鉴别;绝经后女性出现白带异常,除了考虑卵巢囊肿外,更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
腹部包块:自己可在腹部摸到肿块,尤其是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更易摸到。对于育龄女性,自己摸到腹部包块应及时就医检查,区分是生理性囊肿还是病理性囊肿;儿童出现卵巢囊肿时,家长若发现腹部包块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卵巢囊肿恶性的比例相对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