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胃肠炎有胃肠道相关症状如腹泻(次数多、性状多样,新生儿易脱水)、呕吐(频繁、可喷射,小婴儿易误吸),全身症状如发热(部分有,婴儿体温调节差,新生儿不典型)、精神状态改变(萎靡、烦躁等,脱水可致大脑供血不足),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腹痛(婴儿用哭闹等体现)、脱水相关表现(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前囟凹陷)。
一、胃肠道相关症状
1.腹泻
婴儿表现:婴儿胃肠炎时腹泻较为常见,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从每天几次变为十余次甚至更多。大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蛋花汤样便等。例如,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婴儿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常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无脓血。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肠道后,影响了肠道的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使得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随粪便排出。
年龄影响:新生儿胃肠功能相对更脆弱,腹泻时更容易出现脱水等严重情况,因为新生儿的体液调节能力较差,水分丢失后难以有效补充。
2.呕吐
具体情况:婴儿可能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性呕吐。引起呕吐的原因是胃肠道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胃肠蠕动紊乱,胃内压力升高从而引发呕吐。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细菌产生的毒素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呕吐发生。
不同年龄差异:较小的婴儿在呕吐时更容易发生误吸,因为其吞咽反射相对不完善,所以需要特别注意保持婴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发热表现:部分婴儿胃肠炎会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甚至更高。发热是身体的免疫反应,机体通过升高体温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例如,细菌性胃肠炎常常更容易引起较为明显的发热,而病毒性胃肠炎发热程度相对可能稍低,但也有个体差异。
年龄与发热关系: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时可能波动较大。新生儿患胃肠炎时发热可能不典型,不一定表现为明显的体温升高,需要密切观察其他伴随症状来判断病情。
2.精神状态改变
具体表现:婴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这是因为胃肠炎导致身体不适,能量消耗增加,以及可能存在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影响了婴儿的神经系统功能。比如,严重腹泻和呕吐导致脱水时,婴儿会表现出精神差、嗜睡等症状,因为脱水会使血液循环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
不同年龄的精神状态观察重点:对于小婴儿,要观察其囟门是否饱满等情况来辅助判断是否有脱水及精神状态异常,因为囟门是反映婴儿颅内情况和体液平衡的一个重要窗口,年龄越小,囟门观察越关键。
三、其他伴随症状
1.腹痛
婴儿表现:婴儿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尤其是在喂奶或排便前后可能会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胃肠道炎症引起肠道痉挛等导致腹痛。但婴儿无法准确表达腹痛,主要通过哭闹等行为来体现。
年龄与腹痛观察:新生儿腹痛时可能只是表现为身体蜷缩等不太典型的动作,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行为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腹痛情况。
2.脱水相关表现
皮肤弹性差:由于脱水,婴儿的皮肤弹性会下降,用手指按压婴儿手背或大腿内侧皮肤后,皮肤回缩缓慢。这是因为脱水导致体内水分减少,皮肤组织水分不足所致。
尿量减少:婴儿尿量明显减少也是脱水的重要表现之一。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会有一定量的排尿,当发生胃肠炎脱水时,肾脏灌注减少,尿量就会减少。例如,轻度脱水时尿量可能只是比平时有所减少,而重度脱水时尿量可显著减少甚至无尿。
前囟凹陷:对于囟门未闭的婴儿,前囟凹陷是脱水的重要体征。前囟是颅骨之间的缝隙,脱水时颅内水分减少,前囟就会出现凹陷情况,这在判断婴儿脱水程度时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