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的诊断需从病史与症状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病史与症状询问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及具体症状;体格检查观察生命体征、腹部及盆腔情况;实验室检查有hCG和孕酮测定;超声检查分经阴道和经腹部;腹腔镜是金标准。需与宫内妊娠流产、急性输卵管炎、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等鉴别。
生活方式:有过盆腔手术史、输卵管炎症史、吸烟等生活方式的女性宫外孕风险较高。例如有盆腔手术史的女性,盆腔组织粘连等情况可能影响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宫外孕发生的可能性;长期吸烟会影响输卵管的纤毛运动等,干扰受精卵的正常运输。
病史:既往有宫外孕病史的女性再次发生宫外孕的风险明显升高。此外,有输卵管病变(如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输卵管妊娠史或手术史等)、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辅助生殖技术等病史的女性也是宫外孕的高危人群。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末次月经时间、停经时间、阴道流血情况(如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呈点滴状等)、腹痛情况(多为下腹一侧隐痛或酸胀感,若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会出现下腹撕裂样疼痛)等。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若宫外孕导致腹腔内出血较多时,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现。
腹部检查: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出血较多时可有移动性浊音阳性。
盆腔检查:阴道内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举痛明显,子宫稍大稍软,内出血多时,检查子宫有漂浮感,患侧附件区可触及压痛性包块。
实验室检查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宫外孕时,患者体内hCG水平较正常宫内妊娠低,而且翻倍不良。通过动态监测hCG水平可以辅助判断宫外孕。一般每隔1-2天测定一次hCG,如果hCG增长缓慢或不升反降,提示宫外孕可能性大。
孕酮测定:宫外孕患者血清孕酮水平一般低于正常宫内妊娠。但单纯孕酮测定诊断价值有限,常与hCG联合检测。
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宫外孕的重要方法之一。若在宫腔内未发现妊娠囊,而在宫旁探及异常低回声区,且其内可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为宫外孕。另外,若宫旁探及混合性包块,且盆腔积液较多,也有助于宫外孕的诊断。
经腹部超声检查:对肥胖患者或子宫位置异常等情况,经阴道超声检查受限的情况下可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但相对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性稍低。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宫外孕的金标准。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同时进行治疗。在腹腔镜下可见输卵管表面紫蓝色结节,腹腔内有积血等宫外孕表现。但对于一些病情危重、有严重腹腔内出血等情况的患者可能不适合立即行腹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
宫内妊娠流产:宫内妊娠流产时,阴道流血量一般较多,腹痛多为下腹中央阵发性坠痛,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有妊娠囊,hCG水平逐渐下降。而宫外孕多有下腹一侧的不规则流血和隐痛或撕裂样痛,宫腔内无妊娠囊。
急性输卵管炎:急性输卵管炎患者可有下腹疼痛、发热等表现,妇科检查附件区有明显压痛,白细胞升高,hCG阴性,超声检查一般无宫旁异常包块等宫外孕征象。
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时,患者突发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妇科检查可触及压痛性包块,边界清楚,hCG阴性,超声检查可发现附件区囊性包块,与宫外孕的超声表现不同。
黄体破裂:多发生在月经中期以后,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腹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有阴道流血,hCG阴性,超声检查可见附件区无回声区,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等,可与宫外孕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