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需及时就医,出现典型或持续加重症状时应就诊。就医前要记录症状细节和告知接触史。就诊时要挂号,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疟原虫检查等)及其他检查明确病情。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患者就医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描述精神等表现,孕妇要告知怀孕情况,老年患者要提供基础病史。
一、及时就医的时机判断
出现典型症状时:疟疾的典型症状包括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等。若在疟疾流行地区或有疟疾感染风险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定时发作的寒战,随后体温迅速升高至39℃以上,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之后大量出汗,体温骤降,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就医。例如,有研究表明,疟疾患者的体温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是其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出现此类典型症状需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如果寒战、高热、大汗等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仍无明显改善,或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严重贫血、呼吸困难等严重伴随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因为病情可能迅速进展,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型疟疾、严重贫血性心脏病等,及时就医对于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二、就医前的准备事项
记录症状细节:详细记录发病的时间、发作的规律(如每隔几天发作一次)、症状的具体表现(寒战持续时间、体温最高值、出汗情况等),以及是否有头痛、腹痛、腹泻等其他伴随症状。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快速了解病情。
告知相关接触史:向医生告知近期是否有前往疟疾流行地区(如非洲、东南亚等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旅行史,是否有被蚊虫叮咬的经历,以及周围是否有其他人出现类似症状等情况。疟疾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明确接触史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就医时的就诊流程
挂号:可前往感染科或传染科挂号就诊,如果医院没有专门的感染科或传染科,也可前往内科挂号。
就诊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检查是否有肝脾肿大等体征,因为疟疾患者可能出现肝脾轻度至中度肿大的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偏低,单核细胞增多等改变。例如,有研究显示,约60%-90%的疟疾患者会出现贫血现象,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初步了解血液学变化情况。
疟原虫检查:这是确诊疟疾的关键检查方法。医生会采取患者的血液涂片,经吉姆萨或瑞特染色后镜检,查找疟原虫。如果在血涂片中发现疟原虫,即可确诊为疟疾。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会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估病情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了解肝肾功能状态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四、不同人群就医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感染疟疾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儿童发病后的表现,如是否有哭闹不安、嗜睡、抽搐等情况。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更加谨慎,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考虑检查和治疗方案。
孕妇患者:孕妇感染疟疾需要特别重视,因为疟疾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怀孕的情况,医生会权衡抗疟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抗疟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感染疟疾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提供老年人的基础病史,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会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疟疾治疗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观察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