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可通过症状表现排查和眼科检查确诊。症状表现有视力变化(如不同阶段青光眼视力表现不同)、眼压异常相关表现(如眼睛及同侧头部胀痛,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金标准眼压计测量及24小时眼压监测,了解眼压情况)、眼底检查(观察视神经形态,如杯盘比等)、视野检查(检测视野缺损情况)、房角检查(通过房角镜观察房角开放或关闭情况以明确青光眼类型),综合多方面信息可判断是否患青光眼,怀疑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全面检查评估。
一、症状表现排查
1.视力变化:青光眼患者可能出现视力逐渐下降的情况,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时,视力会急剧下降。例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视力可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视野缺损进而影响视力;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患者可突然感到视力模糊,甚至仅能看到手动或光感。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青光眼患者可能表现为不愿注视物体、眼球变大等。
2.眼压异常相关表现: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重要特征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眼睛胀痛,有时还可伴有同侧头部的疼痛,如偏头痛等。老年人由于眼部调节功能下降等因素,对眼压升高的耐受程度可能不同,一些老年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二、眼科检查项目及意义
1.眼压测量
金标准眼压计测量:常用的有压陷式眼压计(如Schiotz眼压计)、压平式眼压计(如Goldmann眼压计)等。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21mmHg之间。如果眼压超过21mmHg,提示存在眼压升高的可能,但一次眼压升高并不能确诊青光眼,因为眼压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情绪激动、用眼过度等都可能导致短暂的眼压波动。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监测眼压。
24小时眼压监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一天内的眼压变化情况。因为有些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不是持续升高,而是在某些时间段升高,通过24小时眼压监测能够发现这种昼夜眼压波动的情况,对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眼底检查
视神经检查:通过眼底镜或眼底照相可以观察视神经的形态。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可能会出现杯盘比增大的情况,正常杯盘比一般小于0.3,当杯盘比大于0.6或双眼杯盘比差值大于0.2时,要高度怀疑青光眼。不同年龄的患者视神经的正常形态略有差异,儿童的视神经还在发育中,与成人不同。同时,视神经纤维层可能会出现变薄的现象,这也是青光眼损害视神经的重要表现之一。
3.视野检查
静态视野检查:能够精确地检测出视野中每一点的光敏感度。青光眼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等视野缺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视野缺损会逐渐扩大,最终可能导致管状视野甚至失明。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视野检查的配合程度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视野检查项目,如儿童图形视力表等辅助检查来评估视野情况。
三、房角检查
1.房角镜检查:通过房角镜可以直接观察房角的开放或关闭情况。根据房角的形态和开放程度,青光眼可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等类型。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是关闭的,而开角型青光眼房角是开放的,但存在房水流出通道的异常。对于怀疑青光眼的患者,房角检查是明确青光眼类型的重要依据,不同年龄的患者房角结构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新生儿的房角结构与成人不同,在检查时需要考虑到年龄因素对房角结构的影响。
综合以上症状表现、眼科检查项目等多方面的信息,医生会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如果怀疑患有青光眼,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