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分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需隔离休息、调整饮食,对症降温止痛,早期用抗病毒药,还可能并发胰腺炎、睾丸炎等;化脓性腮腺炎要抗感染,局部处理,也会有败血症等并发症,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应据类型采取措施并关注病情变化助患者康复。
一、腮腺炎的定义与分类
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引起的腮腺炎症,常见类型有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化脓性腮腺炎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常发生于机体抵抗力低下的人群。
二、流行性腮腺炎的应对措施
(一)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发现患病后应立即隔离,因为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隔离时间一般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3天左右。患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饮食调整: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会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肿痛。可食用流食或半流食,如米粥、面条等,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腮腺的负担。
(二)对症治疗
降温:如果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不超过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但要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退热成分。
止痛:腮腺肿痛明显时,可使用局部冷敷来缓解疼痛,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冷敷。
(三)抗病毒治疗
对于流行性腮腺炎,在发病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等,有一定的缩短病程、减轻症状的作用,但需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三、化脓性腮腺炎的应对措施
(一)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应用: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及时控制细菌感染,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
局部处理: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局部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炎症消退,但要注意热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
四、并发症的防治
(一)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胰腺炎:部分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可能并发胰腺炎,表现为腹痛、呕吐等症状。此时需要禁食、胃肠减压,进行补液等支持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腹部症状变化。
睾丸炎或卵巢炎:青春期后男性患者可能并发睾丸炎,表现为睾丸肿痛;女性患者可能并发卵巢炎,表现为下腹疼痛。要让患者卧床休息,局部冷敷等对症处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减轻症状。
(二)化脓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败血症:严重的化脓性腮腺炎可能导致细菌入血引起败血症,表现为高热、寒战、皮肤瘀点等症状,需及时应用强效抗生素进行治疗,加强抗感染力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精神状态等。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患病期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腮腺肿胀情况等。家长要按照医嘱按时给儿童用药,注意药物的儿童适用剂型和剂量要求。同时,要让儿童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二)老年患者
老年人体质较弱,器官功能有所减退,患腮腺炎后更易出现并发症。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病情监测,包括生命体征、肝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在治疗过程中,要谨慎使用药物,避免药物对肝肾功能造成过大影响,并且要注意保持老年患者的口腔卫生,鼓励其适当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一旦发现腮腺炎,应根据具体类型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对于特殊人群要给予更加细致的护理和治疗,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