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发烧,无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感染性因素中病毒、细菌感染初期可先发烧;非感染性因素里自身免疫性疾病、环境因素也会致小孩发烧;需密切监测体温、观察伴随症状,婴儿及有基础疾病小孩发烧要及时就医。
一、感染性因素
(一)病毒感染
1.早期表现
许多病毒感染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发烧,而不立即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例如,幼儿急疹,它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多见于6-18个月的小孩,初期主要症状就是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3-5天,然后体温骤降,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在发热阶段一般不伴有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肠道病毒感染也可能先以发烧为主要表现,如柯萨奇病毒感染,小孩可能首先出现发热,之后才可能逐渐出现咽痛、口腔疱疹等表现,早期不一定有咳嗽、流鼻涕。
2.细菌感染
一些细菌感染初期也可能仅表现为发烧。比如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小孩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左右,热程1-3周,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初期可能不伴有明显的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咳嗽等表现。还有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初期可能先有发热,然后才出现扁桃体红肿、疼痛等,早期不一定有咳嗽、流鼻涕。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1.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小孩可能出现发热,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发热,部分小孩在发热初期不伴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除了发热外,还可能有关节肿胀、疼痛等表现,但早期可能仅以发热为突出表现。
2.川崎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5天以上,体温多在39℃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发热初期一般不伴有典型的咳嗽、流鼻涕,同时还伴有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手足硬性水肿等表现,但早期可能首先表现为单纯发热。
(二)环境因素
1.过热
如果小孩处于过热的环境中,比如穿着过多、室内温度过高,可能会引起体温升高,出现发烧,但此时一般不会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例如,在寒冷季节,家长给小孩包裹过严,导致小孩散热不良,就可能出现发烧情况,去除过热因素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2.剧烈运动后
小孩剧烈运动后,身体产热增加,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体温升高,表现为发烧,但通常不会伴有咳嗽、流鼻涕。比如小孩剧烈玩耍后立即测量体温,可能会发现体温较平时略有升高,休息一段时间后体温可恢复正常。
三、观察与应对建议
1.监测体温
对于发烧的小孩,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以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观察体温是持续上升、持续高热还是有波动等情况。如果小孩体温在38.5℃以下,精神状态较好,饮食、玩耍等基本正常,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松开衣物、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
2.观察伴随症状
要注意观察小孩是否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精神状态、是否有呕吐、腹泻、皮疹等情况。如果小孩体温持续超过3天不退,或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呕吐、头痛等其他异常表现,不管是否有咳嗽、流鼻涕,都应该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病原学检查等,以明确发烧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3个月),如果出现发烧,由于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较快,一旦发现婴儿发烧,应立即就医,因为婴儿发烧可能提示严重感染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出现发烧时更要引起重视,因为这类小孩抵抗力较弱,发烧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