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肺结核可从接种疫苗、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并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通风换气和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及特殊人群(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儿童)注意事项等方面着手,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儿童肺结核有效措施,早期发现治疗患者可减少传播,通风和个人卫生可切断传播,合理饮食、运动、作息能增强免疫力,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防控要点。
一、接种疫苗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之一。卡介苗对儿童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尤其是能显著降低儿童重症肺结核的发生风险。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对于未接种过卡介苗且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也可考虑补种。
二、控制传染源
1.早期发现患者:对于出现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痰涂片、胸部X线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因为早期发现并治疗患者,不仅可以治愈患者,还能减少其向周围人群传播结核菌的机会。
2.隔离治疗: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特别是痰涂片阳性的患者,需单独居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以防止病情迁延不愈成为传染源。
三、切断传播途径
1.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切断肺结核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尤其是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学校教室、宿舍、办公室等。一般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通过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减少传播风险。
2.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防止结核菌随着飞沫传播。另外,要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减少手上沾染结核菌后接触口、鼻、眼等部位而导致感染的机会。
四、增强免疫力
1.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蛋白质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调节免疫系统。
2.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一般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也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疲劳。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应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结核菌等病原体的侵袭。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因素会增加肺结核的易感性。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包括胸部X线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肺结核。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按照医嘱规律治疗糖尿病等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等。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肺结核,且病情往往较重。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预防肺结核,如避免接触肺结核患者,定期进行胸部检查等。如果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儿童:儿童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除了及时接种卡介苗外,要注意让儿童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家长要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在学校等集体场所,要配合学校做好肺结核的防控工作,如定期体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