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如心悸手抖出汗、肾上腺素能兴奋表现如饥饿感面色苍白,有大脑皮质受抑制表现如头晕视物模糊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皮质下受抑制表现如躁动不安易怒幻觉震颤抽搐、延脑受抑制表现如昏迷体温降低呼吸浅慢,儿童低血糖可现哭闹不安惊厥,老年人低血糖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表现可能不典型或症状并存且易有感知减退现象。
交感神经兴奋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这是由于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快;还会有手抖,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使肌肉紧张度增加,引起手部不自主颤抖;同时可能伴有出汗,尤其是冷汗,这是身体在低血糖状态下的应激反应之一,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等,但此时的出汗与普通的运动后出汗不同,是不自主的大量冷汗。例如,有研究表明,低血糖发生时约80%的患者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症状中的心悸、手抖、出汗等表现。
肾上腺素能兴奋表现:部分患者会有饥饿感,这是因为血糖降低刺激下丘脑摄食中枢,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进食欲望;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这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导致面部血液供应减少所致。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症状
大脑皮质受抑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这是因为大脑皮质功能受影响,影响了视觉中枢和平衡中枢的功能;还可能有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这是由于低血糖影响了大脑的正常神经传导和代谢,导致大脑皮质的认知功能受到抑制。例如,当血糖低于一定水平时,大脑皮质的功能障碍会逐渐显现,患者会发现自己难以清晰思考问题,对周围事物的反应也变得迟钝。
皮质下受抑制表现:可能出现躁动不安、易怒、幻觉等症状,这是因为皮质下中枢受到影响,导致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出现异常改变;还可能出现震颤、抽搐等运动异常表现,这是由于神经传导异常,引起肌肉的不自主运动。
延脑受抑制表现:严重低血糖时,患者可能出现昏迷、体温降低、呼吸浅慢等表现,这是因为延脑是呼吸、循环等重要生命中枢所在部位,当延脑受到严重抑制时,会危及生命。例如,长时间严重低血糖未得到纠正,就可能发展到延脑受抑制的阶段,此时患者的生命体征会出现明显异常。
特殊人群的低血糖表现差异
儿童低血糖表现:儿童低血糖时除了常见的上述症状外,还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这是因为儿童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只能通过哭闹来传达;有的儿童可能出现惊厥,这是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低血糖对其神经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容易引发惊厥发作。比如,有研究显示,婴幼儿低血糖时惊厥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可能表现为局部的肢体抽搐等不同形式。
老年人低血糖表现:老年人低血糖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部分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意识模糊等,而不出现典型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减退,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不明显;还有的老年人可能出现偏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例如,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发生低血糖时,其症状可能被原有的基础疾病症状所掩盖,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表现: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或者使用降糖药物等原因,其低血糖的表现可能与非糖尿病患者有所不同。比如,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而正在使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能更容易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与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并存的情况。而且糖尿病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感知减退现象,即患者对低血糖的预警症状感知不明显,使得低血糖的发生更加隐匿,增加了低血糖的风险和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