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表现因类型及人群而异,急性丙肝起病相对隐匿有全身及消化道相关表现部分伴黄疸,慢性丙肝多数起病隐匿有无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及疾病进展相关表现,儿童感染丙肝多数症状不典型,老年丙肝患者症状更不典型易被忽视且病情进展隐匿,女性丙肝患者孕期需关注母婴传播风险绝经后与一般成人无明显差异,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丙肝患者其丙肝表现易被基础疾病症状掩盖需全面评估。
一、急性丙型肝炎表现
急性丙型肝炎起病相对隐匿,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全身及消化道相关表现。约50%-70%的急性丙肝患者会出现乏力症状,这是较为常见的全身表现,患者常感觉体力不支,影响日常活动;同时可伴有食欲减退,对进食缺乏兴趣,食量较以往明显减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此外,约1/3的急性丙肝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这是因为丙肝病毒损伤肝细胞,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
二、慢性丙型肝炎表现
1.无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多数慢性丙肝患者起病隐匿,可长期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丙肝感染。部分患者可存在非特异性症状,如轻度疲劳感,相较于急性丙肝的乏力程度较轻,不影响基本生活但会使患者感觉精力不如以往;右上腹不适,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等,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
2.疾病进展相关表现:若慢性丙肝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会逐渐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当进展为肝硬化时,可出现一系列肝硬化相关表现,如腹水,患者腹部膨隆,伴有腹胀感,是因为肝功能减退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以及门静脉高压使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还可出现肝掌,表现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发红,加压后褪色;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多出现在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如颈部、上胸部、面部等。若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癌,可出现肝区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进行性肝大、消瘦、黄疸加重等表现。
三、不同人群丙肝表现差异
1.儿童丙肝:儿童感染丙肝后,多数症状不典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相对较高。部分儿童可能出现轻度生长发育迟缓,这与丙肝病毒长期影响机体代谢有关;少数儿童可能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轻度升高,但一般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及黄疸表现,相较于成人急性丙肝,儿童急性丙肝的黄疸发生率更低,这可能与儿童机体对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相对温和有关。
2.老年丙肝:老年丙肝患者的症状往往更不典型,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可能被误认为是衰老相关表现而被忽视。同时,老年患者肝功能储备相对较差,病情进展可能更为隐匿,一旦出现肝硬化或肝癌等并发症时,病情往往已较为严重,如出现严重的腹水、消化道出血等,这是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对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减弱,疾病进展加速。
3.女性丙肝:女性丙肝患者在孕期感染丙肝时,需关注对胎儿的影响,部分女性丙肝患者可能在孕期出现肝功能波动,但一般不影响妊娠过程,但分娩时需注意母婴传播风险。而绝经后女性丙肝患者的表现与一般成人无明显差异,但需注意与其他老年女性常见疾病相鉴别,避免漏诊或误诊。
4.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丙肝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丙肝患者,其丙肝相关表现可能会被基础疾病的症状所掩盖。例如,合并糖尿病的丙肝患者,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可能与糖尿病的乏力、食量改变等症状混淆,增加了丙肝诊断的难度,因此这类患者在就诊时需全面评估,避免因基础疾病而延误丙肝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