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留疤可通过药物、激光、手术治疗,药物有外用硅酮类凝胶、糖皮质激素药膏及口服维A酸类药物等;激光有点阵激光和脉冲染料激光;手术有疤痕切除术和皮肤磨削术;日常需防晒、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来护理与预防,儿童在治疗和护理中需特殊考量。
一、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硅酮类凝胶: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硅酮类凝胶对于改善带状疱疹后留疤有一定效果。它可以通过形成一层透气的薄膜,保持疤痕处的水分,促进胶原蛋白的重新排列,从而减轻疤痕的外观。一般每天使用2-3次,持续使用数周甚至数月,具体时间因个体疤痕情况而异。
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卤米松乳膏等,对于处于增生期的疤痕可能有一定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合成,减轻疤痕的红肿和增生,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皮肤变薄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尤其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和使用时长。
2.口服药物:
维A酸类药物:异维A酸等维A酸类药物可能对改善疤痕有一定作用,但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致畸等,在使用前需要充分评估风险,一般不用于儿童及育龄期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女性。
二、激光治疗
1.点阵激光:
点阵激光是通过产生微小的热损伤区,刺激皮肤的修复机制,促进胶原蛋白的再生和重组,从而改善疤痕的外观。对于带状疱疹后形成的浅表性疤痕效果较好。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数周。治疗后皮肤可能会有短暂的红肿、结痂等反应,需要注意术后护理,避免感染。在儿童中,由于皮肤较为娇嫩,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严格控制激光的能量参数。
2.脉冲染料激光:
适用于治疗红色的增生性疤痕,它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疤痕内的血管,封闭异常血管,减轻疤痕的红色外观。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疼痛,治疗后要注意防晒,防止色素沉着。对于有皮肤过敏史或正在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的人群,需要提前告知医生,权衡治疗的利弊。
三、手术治疗
1.疤痕切除术:
对于较大、较严重的疤痕,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手术属于有创操作,术后有复发疤痕的可能。在儿童中,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术后疤痕复发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谨慎选择。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疤痕的大小、位置、患者的全身状况等。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预防感染,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进行恢复。
2.皮肤磨削术:
利用磨削器械对疤痕表面进行磨削,改善疤痕的平整度。适用于浅表性疤痕。治疗后皮肤会有一定程度的创伤,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对于皮肤较薄或有其他皮肤疾病的人群,不适合该治疗方法。
四、日常护理与预防
1.防晒:
疤痕部位皮肤较为敏感,紫外线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导致疤痕色素沉着加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注意防晒,外出时可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等物理防晒方式,也可涂抹防晒霜,但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避免对疤痕造成进一步刺激。
2.保持皮肤清洁:
日常要保持疤痕部位皮肤清洁,避免污垢、细菌等滋生引起感染,影响疤痕的恢复。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摩擦疤痕部位。
3.避免搔抓: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要避免搔抓疤痕部位,搔抓可能会导致疤痕破损、感染,甚至加重疤痕增生。如果儿童出现搔抓疤痕的情况,家长要及时制止并给予适当的安抚,转移其注意力。
4.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促进皮肤的修复。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和疤痕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