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发烧咳嗽可由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分别有不同的感染特点;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过敏、气道异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各有相应表现,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带小儿就医并做好护理。
一、感染性因素
(一)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及感染特点
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小儿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呼吸道是病毒入侵的常见途径。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例,它可引起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导致反复发烧咳嗽,一般病程中体温可呈中低热或高热,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研究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婴幼儿人群中较为常见,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等方式感染。
流感病毒感染时,小儿常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同时伴有明显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流感病毒的传播力较强,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易造成小儿感染。
(二)细菌感染
1.常见细菌及感染表现
肺炎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致病菌,可引起小儿肺炎。小儿患肺炎链球菌肺炎时,多有高热,体温持续较高,咳嗽较为剧烈,可伴有咳痰,痰液可呈脓性等。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在小儿肺炎病例中占比较高,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也可导致小儿反复发烧咳嗽,可引起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扁桃体可有红肿、化脓等表现,血常规中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三)支原体感染
1.支原体感染特点
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但婴幼儿也可发病。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常表现为反复发热,体温可呈中等度热或高热,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有时可呈顽固性咳嗽,病程相对较长。血清学检查支原体抗体等可辅助诊断,如支原体IgM抗体在感染后一定时间会升高,提示支原体感染。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过敏因素
1.过敏原因及表现
小儿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引起过敏性咳嗽,同时可伴有反复低热或不发热,但部分小儿也可出现发热情况。例如,尘螨过敏的小儿,在接触尘螨污染的环境后,会出现咳嗽症状,多为干咳,可伴有打喷嚏、流涕等过敏症状,一般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有所缓解,但再次接触易复发。
食物过敏也可能导致小儿反复发烧咳嗽,如对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的小儿,在摄入相关食物后,除了出现胃肠道症状外,也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低热,咳嗽特点因个体过敏反应程度而异。
(二)气道异物
1.气道异物情况
小儿好奇心强,容易将小物件放入口中,若不慎吸入气道可导致气道异物。气道异物可引起小儿反复咳嗽,同时可伴有发热,发热多是由于异物刺激气道引起炎症反应所致。例如,小儿吸入小珠子等异物后,咳嗽呈阵发性,可伴有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体温可因炎症刺激而升高。通过胸部X线或CT等检查可辅助诊断气道异物,但有时可能存在漏诊情况,需要医生仔细排查。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
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呼吸系统,导致小儿出现反复发热咳嗽症状。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除了有发热、关节症状外,部分患儿可出现肺部受累表现,如咳嗽等,发热多为长期低热或间断发热,咳嗽程度因肺部受累程度不同而有差异。此类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多项自身抗体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小儿反复发烧咳嗽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儿病情变化,如发热程度、咳嗽频率、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及时带小儿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小儿,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等,以促进小儿病情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