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少由遗传或先天缺陷致,继发性常见于内分泌异常、子宫性、卵巢性、下丘脑性因素。需通过性激素六项、B超、宫腔镜、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明确原因。非药物干预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内分泌异常者控体重、运动,下丘脑性者调心态、增体重,子宫性者分离粘连后防粘连促内膜生长。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闭经处理需明确原因、采取对应措施,及时就医检查至关重要。
一、明确闭经类型及原因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较少见,多由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发育缺陷引起;继发性闭经更为常见,原因包括:
内分泌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月经稀发、肥胖、多毛等表现,这与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等内分泌紊乱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导致闭经,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
子宫性因素:如人工流产刮宫过度或产后、流产后出血刮宫损伤子宫内膜,造成宫腔粘连,从而引起闭经,常见于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
卵巢性因素:卵巢早衰是常见原因之一,多发生在40岁以前,与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
下丘脑性因素:精神应激,如突然的精神打击、过度紧张等可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功能,进而影响月经;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也可引起闭经,当体重过轻或长期节食时,体内脂肪过少会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二、相关检查
性激素六项:包括雌二醇、孕酮、睾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可了解内分泌状态,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促黄体生成素升高、雌二醇正常或轻度升高;卵巢早衰患者促卵泡生成素明显升高,雌激素降低。
B超检查:观察子宫和卵巢的形态、大小及结构,子宫性闭经可发现宫腔粘连、子宫发育不良等情况;卵巢性闭经可了解卵巢大小、卵泡情况等。
宫腔镜检查:对于怀疑有宫腔粘连的患者,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并进行粘连分离等治疗。
甲状腺功能检查: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通过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检测可明确诊断。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内分泌异常相关闭经: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通过合理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和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内分泌,恢复月经。
对于下丘脑性闭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心理疏导、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对于因体重下降引起的闭经,应恢复正常的体重,保证机体有足够的营养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功能。
针对子宫性闭经:宫腔粘连患者在分离粘连后,可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再次粘连,并给予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原发性闭经需警惕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等,应及时就医检查,若为处女膜闭锁可通过手术切开处女膜解决;继发性闭经可能与学习压力大、体重变化等有关,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和体重变化,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
育龄期女性:继发性闭经首先要排除妊娠,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明确闭经原因后针对性治疗,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调整生活方式基础上,可根据生育需求采用药物促排卵等治疗;对于有宫腔操作史出现闭经的育龄女性,要警惕宫腔粘连,及时检查处理。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出现闭经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也需排除其他疾病,如子宫内膜癌等,要关注阴道出血情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总之,闭经的处理需明确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及时就医检查是关键,以便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合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