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有腹痛、发热、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用抗生素或手术;慢性有下腹隐痛、月经异常等,用综合或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育龄女性要注意卫生,老年女性症状不典型,儿童罕见多与特殊因素有关。
一、盆腔炎的症状
(一)急性盆腔炎症状
1.腹痛:下腹部疼痛是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可为持续性隐痛或剧痛,活动或性交后疼痛往往加重。例如,部分患者会感觉下腹部有坠胀样疼痛,且在行走、劳累时不适感明显加剧。
2.发热:病情较重时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以上,伴有寒战。这是因为炎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发热反应。
3.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量增多,质地可能变得黏稠,颜色发黄,有时还会伴有异味,如出现腥臭味等。
4.其他症状:若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若有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二)慢性盆腔炎症状
1.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症状相对较轻,常为间断性的下腹部隐痛或坠胀,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会加重。比如,患者可能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出现下腹部坠胀不适,月经结束后有所缓解,但仍有隐隐的不适感。
2.月经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这是由于盆腔充血及炎症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
3.不孕:慢性盆腔炎可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影响受孕,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
4.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低热、易疲劳等全身症状,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
二、盆腔炎的治疗
(一)急性盆腔炎治疗
1.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应用。一般采用静脉给药为主,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联合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例如,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选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
2.手术治疗:适用于有脓肿形成且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如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不降,患者中毒症状加重或包块增大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病灶,防止脓肿破裂。
(二)慢性盆腔炎治疗
1.综合治疗
物理治疗: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等。通过温热的良性刺激,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例如,超短波治疗可以改善盆腔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的消散。
中药治疗:可采用中药灌肠、口服中药等方法。中药灌肠是将中药药液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盆腔炎症的目的;口服中药则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常用一些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
2.手术治疗:对于有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以去除病灶,改善症状。但手术应谨慎选择,尤其是有生育要求的女性,需充分评估手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三、不同人群盆腔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性生活较活跃,是盆腔炎的高发人群。在性生活中应注意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减少盆腔炎的发生风险。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输卵管粘连等后遗症影响生育。
(二)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盆腔炎。其症状可能不典型,如腹痛不明显,而以全身不适、低热等为主。治疗时应考虑到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选择相对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加强局部卫生护理。
(三)儿童
儿童盆腔炎较为罕见,多与生殖道异物、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等有关。一旦发现儿童出现下腹部不适、发热等症状,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治疗时要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