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相关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和传统巴氏涂片)、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及病理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用于初步观察宫颈细胞形态;HPV检测可发现是否存在高危型等HPV病毒;阴道镜检查在细胞学异常或HPV阳性等情况时进行,能放大观察并取活检;宫颈活检及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活检在阴道镜引导下多点取材,病理检查明确癌细胞等情况,不同人群检查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宫颈细胞学检查
1.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
适用人群:一般有性生活的女性都可进行,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需要定期筛查,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更应重视。对于有高危性行为、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等情况的女性,筛查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
检查方法:使用特定的采样器采集宫颈表面及宫颈管内的细胞,将采集到的细胞涂在玻片上,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是否有异常。如果发现异常细胞,可能提示有宫颈病变的可能。其原理是通过观察宫颈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变迹象。
2.传统巴氏涂片
适用人群:同样适用于有性生活的女性,不过由于其阳性率相对较低等局限性,目前在一些医疗条件较好的地方逐渐被TCT取代,但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仍可能使用。对于生活方式较为复杂,如经常更换性伴侣等情况的女性,也需要进行检查。
检查方法:用刮板采集宫颈细胞,然后固定在玻片上,经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对细胞的形态、细胞核等方面的观察来判断是否有异常。
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1.检测方法
适用人群: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所有有性生活的女性都可以进行HPV检测,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将TCT和HPV联合检测。对于有性生活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的女性,HPV检测更为重要。
原理:通过特定的技术检测宫颈样本中是否存在高危型或低危型HPV病毒。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如HPV16、HPV18等亚型与宫颈癌的相关性较高。如果检测出高危型HPV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等检查来明确宫颈是否有病变。
三、阴道镜检查
1.适用情况
当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发现异常细胞,或者HPV检测高危型阳性时,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对于有异常阴道出血(如性交后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等)的女性,也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来排查宫颈病变。
2.检查过程:医生会将阴道镜镜头放入阴道,放大宫颈及阴道上皮组织,然后用3%-5%的醋酸溶液涂抹宫颈,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白色病变区域提示可能有异常细胞;再用卢戈氏碘液涂抹宫颈,正常鳞状上皮可被碘染成棕色,柱状上皮、异常鳞状上皮则不染色,从而更清晰地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在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
四、宫颈活检及病理检查
1.活检方法:在阴道镜引导下,对宫颈可疑病变部位取小块组织,一般会在宫颈的3、6、9、12点处取材,以确保能全面了解宫颈病变情况。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能会增加取材点。
2.病理检查意义: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宫颈组织是否有癌细胞,以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等情况,从而确诊是否患有宫颈癌以及宫颈癌的病理类型等,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如果病理检查发现有癌细胞,就能确诊为宫颈癌,然后根据病理结果进一步判断是宫颈鳞癌、腺癌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宫颈癌在治疗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对于妊娠期女性,如果怀疑有宫颈病变需要进行活检时,需要特别谨慎,要充分评估活检对妊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以减少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对于老年女性,进行宫颈活检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过多出血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