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自己会转头与脑瘫有一定关系,正常新生儿有协调转头能力,脑瘫患儿转头常因肌张力异常等存在异常且与脑部损伤因素相关;可通过观察转头动作、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判断正常与否及排查脑瘫;发现新生儿转头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脑瘫后要依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包括康复训练等并长期坚持、加强护理等。
一、新生儿自己会转头与脑瘫的关系
(一)正常新生儿的转头情况
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定阶段就有转头的能力,这是其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出生后几周内,当受到外界轻微刺激或自身有一定的神经反射时就会出现转头动作,这是因为新生儿的颈部肌肉和神经系统开始逐步发育,具备了基本的反射性转头能力,这是正常的神经发育进程体现。
(二)脑瘫患儿转头情况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脑瘫是一种由于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的综合征。脑瘫患儿的转头情况往往存在异常。例如,脑瘫患儿可能存在肌张力异常,无论是肌张力过高还是过低都可能影响转头动作。如果是肌张力过高,可能会出现转头不灵活、僵硬等表现;如果是肌张力过低,则可能转头无力、控制不佳。而且脑瘫患儿的神经发育存在明显异常,其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或者持续存在异常的反射模式,这会干扰正常的转头等运动功能的发展。导致脑部损伤的因素包括产前因素如母亲孕期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产时因素如早产、窒息等;产后因素如新生儿严重黄疸、颅内出血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新生儿脑部的正常发育,进而可能引发脑瘫,使得患儿的转头等运动功能出现与正常新生儿不同的表现。
二、如何判断新生儿转头情况是否正常及与脑瘫的区别排查
(一)正常新生儿转头的评估要点
观察正常新生儿转头时,动作应是协调、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的。比如,在新生儿清醒且放松的状态下,用轻柔的声音或轻轻触碰其脸部等部位时,转头动作应是灵活的,左右转头幅度大致对称,且能配合自身的神经反射做出较为自然的转头反应,同时新生儿的整体发育在其他方面也符合相应月龄的正常水平,如在肢体活动、视觉追踪等方面也处于正常的发育进程中。
(二)脑瘫患儿转头异常的排查方法及相关检查
对于怀疑有转头异常可能是脑瘫的新生儿,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排查。首先是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观察新生儿的各种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是否正常,原始反射的异常持续存在可能提示脑部发育问题。其次可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通过MRI可以观察脑部的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如是否有脑部的损伤、发育畸形等情况。还可以进行发育评估,通过专业的儿童发育评估量表,对新生儿的运动发育、认知发育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若发现运动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新生儿,且伴有转头等运动异常,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结果,就需要高度怀疑脑瘫的可能。
三、发现新生儿转头异常后的应对措施
(一)及时就医检查
当发现新生儿转头存在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带新生儿前往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小儿神经内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便明确原因。家长要如实向医生告知新生儿的出生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病情非常重要。
(二)根据诊断进行相应干预
如果确诊为脑瘫,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早期干预对于脑瘫患儿非常关键,可能包括康复训练,如针对颈部肌肉控制的康复训练,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制定的训练计划,帮助患儿逐步改善转头等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并且要根据患儿的发育情况不断调整训练方案。同时,要密切关注患儿的整体发育情况,加强护理,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促进患儿尽可能好地恢复运动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家长来说,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耐心,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