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型肺结核多发生于儿童或初染结核者包含原发综合征与胸内淋巴结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起病急伴全身毒血症状常伴结脑且X线见双肺弥漫性均匀粟粒状阴影,亚急性和慢性起病较缓症状较轻且X线见双肺上中部不均粟粒或结节状阴影;继发型肺结核是成人最常见类型包括浸润性(肺尖和锁骨下,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可融合空洞)、纤维空洞型(病程长反复进展恶化,X线见单侧或双侧纤维厚壁空洞及广泛纤维增生致肺门抬高和肺纹理垂柳样,播散病灶新旧不一)、干酪性肺炎(机体免疫力和体质衰弱者受大量结核菌感染,X线呈大叶性密度均匀磨玻璃状阴影渐现溶解区呈虫蚀样空洞);结核性胸膜炎有结核性干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胸痛及胸膜摩擦音)、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起病较急有发热胸痛咳嗽气短等症状及胸腔积液体征和X线积液影)、结核性脓胸(由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未及时合理治疗发展而来,表现为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且胸腔积液可为脓性);其他肺外结核指结核菌侵及肺外组织器官引起的病变如骨结核(好发负重关节,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肾结核(多由血行播散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泌尿系统症状)、肠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好发回盲部,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不同肺外结核发生与结核菌血行播散、直接蔓延等途径相关且受自身免疫状态、感染途径等因素影响。
一、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多发生于儿童或初染结核者,是结核菌初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原发感染,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原发综合征由肺内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胸内淋巴结结核则以纵隔、气管旁及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多见于儿童及少年。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此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由大量结核菌一次或短期内多次侵入血循环引起,起病急,有全身毒血症状,常伴发结核性脑膜炎,X线胸片可见双肺弥漫性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起病较缓,症状较轻,X线胸片可见双肺上中部对称分布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分布不均的粟粒状或结节状阴影,多见于免疫力相对较好但结核菌少量多次侵入血循环的人群。
三、继发型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是成人最常见的类型,包括浸润性、纤维空洞及干酪性肺炎等。浸润性肺结核多发生在肺尖和锁骨下,X线表现为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可融合形成空洞;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程长,反复进展恶化,X线可见单侧或双侧纤维厚壁空洞和广泛的纤维增生,造成肺门抬高和肺纹理呈垂柳样,播散病灶多呈新旧不一;干酪性肺炎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和体质衰弱,又受到大量结核菌感染的患者,X线表现为大叶性密度均匀磨玻璃状阴影,逐渐出现溶解区,呈虫蚀样空洞。
四、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菌侵入胸膜引起的,有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结核性干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胸痛,听诊可闻及胸膜摩擦音;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起病较急,有发热、胸痛、咳嗽、气短等症状,查体可见胸腔积液体征,X线检查可见胸腔积液影;结核性脓胸多由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未得到及时合理治疗发展而来,表现为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胸腔积液可为脓性。
五、其他肺外结核
其他肺外结核是指结核菌侵及肺外组织器官引起的病变,如骨结核、肾结核、肠结核等。骨结核好发于负重关节,如脊柱、髋、膝关节等,可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肾结核多由血行播散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泌尿系统症状;肠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不同肺外结核的发生与结核菌的血行播散、直接蔓延等途径相关,不同人群因自身免疫状态、感染途径等因素影响其发病及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