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阴道分泌物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分经腹部和经阴道)及宫腔镜检查,各检查有不同特点及适用情况,如妇科检查可初步判断相关情况,实验室检查助于判断炎症及感染情况,B超检查可观察子宫等情况,宫腔镜检查较准确但有适应证等要求。
一、妇科检查
1.妇科双合诊:医生通过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触诊来初步判断。若患有子宫内膜炎,可能会感觉子宫体有压痛,活动度可能稍有异常,附件区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检查时的操作力度和重点需有所调整,比如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操作要轻柔;而经产妇可能相对配合度更高,但也需注意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可以进行该检查,无性生活史的女性一般采用直肠-腹部诊来代替。
2.妇科三合诊:除了双合诊的内容外,还能更清楚地了解后盆腔的情况,如子宫直肠窝有无触痛、结节等,对于判断子宫内膜炎是否累及周围组织等有帮助。在进行检查时,要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大致过程,缓解其紧张情绪,尤其是对年轻女性或有焦虑情绪的患者,要耐心沟通以取得配合。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这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血常规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比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相对成人稍高。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大致程度,但不能单纯依靠血常规确诊子宫内膜炎,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会迅速升高,其升高程度往往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人可能会影响一些炎症指标的检测结果解读,需要综合考虑。CRP升高提示有炎症存在,但同样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来明确是否为子宫内膜炎。
3.阴道分泌物检查:可以了解阴道内有无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真菌、滴虫等。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物中的细胞、病原体等情况,若发现有大量的白细胞、脓细胞等,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考虑子宫内膜炎的可能。对于有异常阴道分泌物的女性,要详细询问其分泌物的性状、气味等情况,不同年龄的女性阴道分泌物的正常状态有所不同,比如青春期女性阴道分泌物相对较少,而育龄期女性在不同生理周期分泌物也有变化。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经腹部B超:可以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内膜厚度等情况。子宫内膜炎时可能会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等表现,但B超检查的准确性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肥胖、肠气干扰等。对于肥胖女性,经腹部B超可能图像质量不佳,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对于有肠道疾病导致肠气较多的女性,也可能影响对子宫情况的观察。
经阴道B超:相对经腹部B超更清晰,能更准确地观察子宫内膜的细微结构。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子宫内膜的厚度、有无炎性渗出等情况。但对于无性生活史的女性不能进行经阴道B超检查,需选择其他合适的检查方式。不同年龄女性的子宫及内膜在B超下的表现有所差异,比如青春期女性子宫尚在发育中,内膜厚度相对较薄,检查时要注意与正常发育情况相鉴别。
四、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炎较为准确的方法之一。通过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的情况,如子宫内膜是否充血、水肿、有无脓性分泌物等,还可以在直视下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炎症以及炎症的类型等。但宫腔镜检查是有创检查,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比如急性生殖器炎症期一般不建议立即行宫腔镜检查,需要炎症控制后再考虑。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进行宫腔镜检查前要评估其身体状况,如老年女性可能存在基础疾病较多,需要提前做好术前准备,评估手术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