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早期诊断检查主要有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基本方法,21-29岁每3年一次TCT,30-65岁每5年联合HPV检测;HPV检测可作为初筛补充,高危型持续感染是癌发生主因;阴道镜检查可观察病变并定位活检,细胞学异常等时需做;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是确诊可靠方法,阴道镜发现可疑病变时需做,能明确病变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一、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1.原理及操作: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是采用特定装置获取子宫颈细胞,经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等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通常用宫颈刷在宫颈外口鳞-柱交界区取材,将细胞涂在玻片上,经固定、染色等步骤后由病理医生镜检。
2.意义:是子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能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细胞,通过定期进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可显著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不同年龄和生育状况的女性都适用,一般建议有性生活后的女性定期进行该项检查,如21-29岁女性可每3年进行一次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30-65岁女性可每5年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进行筛查。
二、HPV检测
1.原理及操作:HPV检测主要是检测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等。通过采集宫颈样本,检测其中是否存在高危型HPV的DNA。
2.意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HPV检测可作为子宫颈癌初筛的补充手段,与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能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对于细胞学检查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等情况,HPV检测有助于进一步分流患者。例如,HPV阳性的ASCUS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等,而HPV阴性的ASCUS患者可以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不同年龄女性都需要关注HPV感染情况,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因为HPV感染较为常见,多数女性感染后可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需要引起重视。
三、阴道镜检查
1.原理及操作:阴道镜检查是将阴道镜镜头置于阴道穹窿及宫颈部位,通过放大倍数观察宫颈阴道部上皮和血管的变化,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并进行定位活检。当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如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ASCUS伴高危型HPV阳性等)或临床有可疑病灶时,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
2.意义:能直观地观察宫颈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准确找到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对于不同年龄和临床状况的女性,当出现细胞学异常等情况时,阴道镜检查是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于绝经后女性,如果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等情况,结合细胞学或HPV检查异常时,阴道镜检查可以协助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病变甚至子宫颈癌。
四、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
1.原理及操作:宫颈活检是在阴道镜指导下,对宫颈可疑病变部位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宫颈管搔刮术是用刮匙刮取宫颈管内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主要用于了解宫颈管内是否存在病变。当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时,需要进行宫颈活检,必要时还需进行宫颈管搔刮术。
2.意义: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是确诊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可靠方法。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病变的具体程度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于任何怀疑有宫颈病变的女性,在经过前面的筛查步骤后,若需要明确诊断,都可能需要进行宫颈活检和宫颈管搔刮术。例如,对于有长期异常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等症状的女性,经过细胞学、HPV及阴道镜检查后,可能需要通过宫颈活检等明确是否患有子宫颈癌。不同年龄女性在出现相关可疑症状或检查异常时,都可能需要进行这些有创的检查来明确诊断,但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情况,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女性,要谨慎操作并密切关注术后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