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分为成年人、儿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症状,成年人主要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儿童除相关症状外还易激惹哭闹,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不典型,轻症低血糖成年人等可口服糖类食品缓解,重症低血糖需呼叫急救并静脉注射葡萄糖等后续监测治疗,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儿童低血糖有特别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要调整降糖方案,老年人要定期监测等,儿童要注意饮食运动等。
一、低血糖的症状
(一)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
成年人:主要表现为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颤抖、头晕等。这是因为低血糖时,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释放大量肾上腺素等,导致上述症状。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约70%的低血糖患者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症状。
儿童:除了上述症状外,可能还会表现出易激惹、哭闹不安等。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低血糖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可能更易通过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体现出来。
(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轻度低血糖:可出现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等。这是由于大脑供能不足,影响了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严重低血糖:如果低血糖持续得不到纠正,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大脑长时间缺乏葡萄糖供应,会导致脑功能严重受损,不可逆的脑损伤可能随之发生。例如,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就可能会造成脑死亡等严重后果。
老年人:老年人低血糖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意识模糊、行为异常等,容易被忽视。这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代偿能力下降以及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有关,使得他们对低血糖的感知和反应不如年轻人敏感。
二、低血糖的处理措施
(一)轻症低血糖的处理
成年人:立即口服15-20克糖类食品,如葡萄糖片、含糖饮料(约150-200毫升的含糖汽水等)、糖果等。一般在进食后15分钟左右症状可缓解。因为糖类物质能快速被人体吸收,提高血糖水平。
儿童:可给予半杯含糖果汁、1-2块糖果等。儿童的糖类摄入量应根据年龄适当调整,例如2-5岁儿童可给予5克左右糖类,5岁以上儿童可参照成年人的1/2-2/3量。
老年人:同样首先给予含糖食品纠正低血糖,但要注意防止误吸。老年人吞咽功能可能减退,进食时应缓慢,可选择易于吞咽的含糖制剂。
(二)重症低血糖的处理
对于出现昏迷等重症低血糖的患者,应立即呼叫急救医疗服务。同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静脉注射葡萄糖:对于意识不清无法口服的患者,应尽快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20-40毫升,多数患者经此处理后能迅速改善症状。这是因为静脉注射葡萄糖能直接快速提升血糖水平,纠正脑供能不足。
后续监测与治疗:患者血糖纠正后,还需要继续监测血糖变化,因为低血糖可能会反复发生。根据患者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溶液以维持血糖稳定。
(三)特殊人群低血糖的特别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除了按上述方法处理外,还需要注意调整降糖方案。如果是因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低血糖,应在血糖纠正后评估降糖药物的剂量、种类是否需要调整。例如,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要考虑胰岛素的用量是否过大,或者注射时间是否不合理等因素。
老年人: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有低血糖风险的老年人,如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在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时应更加谨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和身体反应。同时,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应便于获取含糖食品,家人应了解低血糖的处理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处理。
儿童:儿童低血糖多与饮食不规律、运动量过大等有关。家长应注意儿童的饮食安排,保证定时进餐,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充能量。对于患有先天性代谢疾病等易发生低血糖的儿童,要密切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特殊饮食和治疗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