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病程通常2-3周左右,受年龄、营养、免疫及是否并发症等因素影响,恢复过程中需做好一般护理(休息、皮肤)、饮食护理及病情观察等。
潜伏期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6-18天,平均10天左右。在潜伏期内,小儿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体内已经有麻疹病毒在复制等活动。
出疹期
出疹期一般持续3-5天。小儿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等症状,然后口腔会出现麻疹黏膜斑,之后皮肤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最后达到手掌和足底。
恢复期
出疹3-5天后,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逐渐消退,同时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整个恢复期一般需要1-2周左右。但如果小儿本身存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恢复期可能会延长,而且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肺炎、喉炎、脑炎等,这会进一步影响恢复时间。对于免疫功能正常、一般状况良好的小儿,经过积极护理等,通常能在2-3周左右恢复。
影响小儿麻疹恢复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
对于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麻疹后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等,这会使得恢复时间延长。而年龄稍大、免疫系统相对成熟的儿童,恢复相对较快。
新生儿感染麻疹比较罕见,但一旦感染,病情往往较为严重,恢复时间也会较长,因为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更不成熟,对麻疹病毒的应对能力较弱。
营养状况
如果小儿在患麻疹前营养状况良好,身体储备了足够的营养物质,那么在患病过程中身体的恢复能力相对较强,恢复时间可能会缩短。相反,如果小儿本身存在营养不良,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等,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从而导致麻疹恢复时间延长。例如,营养不良的小儿患麻疹后,发生肺炎的概率增加,肺炎的治疗又需要一定时间,进而影响麻疹整体的恢复进程。
免疫状态
免疫功能正常的小儿,感染麻疹后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较好地应对病毒,清除病毒的能力较强,恢复相对顺利。而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儿,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小儿,或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小儿,感染麻疹病毒后,身体难以有效地清除病毒,病情容易加重且恢复缓慢,可能会出现持续发热、皮疹持续不消退等情况,恢复时间会明显延长。
是否出现并发症
若小儿在患麻疹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一般恢复时间在2-3周左右。但如果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小儿会出现咳嗽加重、呼吸急促等症状,需要针对肺炎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会延长,从而使得麻疹的整体恢复时间延长。再如喉炎,小儿会出现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等,也会影响恢复进程。一旦出现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时间会大大延长,而且可能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等。
小儿麻疹恢复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休息方面:患病期间要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室内要保持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例如,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这样有利于小儿身体的恢复。
皮肤护理:要保持皮肤清洁,小儿的衣物要柔软、宽松,避免摩擦皮疹。如果皮疹有脱屑情况,不要强行撕扯皮屑,让其自行脱落。同时,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感染等情况,若发现皮肤有异常,如红肿、渗液等,要及时就医。
饮食护理
给予小儿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鼓励小儿多饮水,以补充发热等丢失的水分,同时也有利于毒素的排出。对于婴幼儿,要保证母乳喂养的小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小儿要给予合适的配方奶等。如果小儿伴有腹泻等情况,要适当调整饮食,减少油腻、不易消化食物的摄入。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小儿的体温变化、皮疹的进展情况、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以及精神状态等。例如,若小儿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者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状态改变,或者咳嗽加重、呼吸急促等,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