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TCT检查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可能由炎症因素、上皮内瘤变、标本因素、感染因素等引起,需进行HPV检测、阴道镜检查,还可定期随访,若HPV检测异常或非典型鳞状细胞持续存在需阴道镜检查,排除严重病变的轻度炎症引起的可复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关的需更密切随访。
一、定义
宫颈TCT检查中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是指宫颈脱落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形态异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但还不能明确其具体的病理意义。
二、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情况
(一)炎症因素
1.原因:女性的宫颈如果受到炎症刺激,例如阴道炎、宫颈炎等,可能会导致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出现反应性的非典型性改变。炎症引起的非典型鳞状细胞通常细胞形态异常程度相对较轻,多伴有炎症细胞的浸润等表现。
2.人群情况: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因为炎症出现这种情况,尤其那些有不洁性生活史、不注意个人卫生或者处于经期卫生不良等情况的女性更容易发生。比如青春期女性如果不注意外阴清洁,容易引发阴道炎进而波及宫颈导致炎症相关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出现。
(二)上皮内瘤变
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宫颈上皮内低级别瘤变也可能表现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此时细胞有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没有达到高级别瘤变的程度。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可逆性,部分可能会自然消退,但需要密切随访观察。
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也会出现非典型鳞状细胞,它具有较高的癌变潜能,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进展为宫颈癌。这种情况多见于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比如30-50岁之间有高危性行为的女性相对更容易出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关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三)其他因素
1.标本因素:如果宫颈TCT标本采集不当,例如取材不足、血液或黏液污染等,也可能导致观察到非典型鳞状细胞,但这种情况通过重新取材等可以进一步明确。比如在月经期或者阴道出血期间取材,就容易受到血液污染影响结果判断。
2.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也可能引起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非典型改变。HPV感染在性生活活跃的女性中较为常见,年轻女性如果感染高危型HPV且持续不清除,就有发展为宫颈病变出现非典型鳞状细胞的风险。
三、进一步的检查及处理建议
(一)HPV检测
1.意义:同时进行HPV检测可以帮助判断非典型鳞状细胞的意义。如果HPV检测为高危型阳性,那么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相对较高;如果是低危型阳性,可能更多与良性病变相关,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风险。
2.人群情况:所有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的女性都应该进行HPV检测,无论年龄大小,因为HPV感染是宫颈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二)阴道镜检查
1.目的:如果HPV检测有异常或者非典型鳞状细胞持续存在,通常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宫颈上皮的病变情况,在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宫颈细胞的具体病变性质。
2.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妊娠期女性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因为妊娠期宫颈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影响对结果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妊娠阶段、患者的具体情况等,可能会延迟阴道镜等有创检查的时间,但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老年女性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要更加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需要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三)定期随访
1.情况一:如果经过进一步检查排除了高级别病变等严重情况,对于轻度炎症引起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复查TCT和HPV,观察细胞的变化情况。比如3-6个月后再次进行TCT检查,如果细胞恢复正常,则可以继续定期随访。
2.情况二:如果是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关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可能需要更密切的随访,比如每3-4个月复查一次,根据病变的转归情况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