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指超声下卵巢多囊样改变,可能无明显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有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高及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伴胰岛素抵抗和肥胖,有月经失调、多毛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有性激素等异常,诊断符合鹿特丹标准,单纯多囊影响较小,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健康影响大,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处理不同,不健康生活方式加重病情,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一、概念定义
多囊:一般可指多囊性改变,是一种超声下的卵巢形态学描述,表现为卵巢内小卵泡数量增多等情况,但不一定伴有临床症状。例如一些女性超声检查发现卵巢有12个及以上直径2-9mm的小卵泡,可称为多囊样改变,但可能没有月经不调、不孕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持续无排卵、雄激素水平过高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如月经稀发、闭经等)、多毛、痤疮、不孕等。
二、临床表现差异
多囊:单纯多囊样改变时,大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少数人可能仅表现为月经周期轻度不规律,但程度相对较轻。
多囊卵巢综合征:除了有卵巢多囊样改变外,还会有较为明显的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月经失调较为严重,可出现长时间不来月经或者不规则阴道出血;多毛常见于面部、下巴、乳晕周围等部位;痤疮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因排卵障碍导致不孕也是常见表现之一,同时部分患者会伴有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
三、实验室检查差异
多囊:性激素六项等检查可能基本正常,或者仅有轻微的雄激素轻度升高,但一般不会有明显的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比例失调(正常情况下LH/FSH≤2-3,PCOS患者多有LH/FSH≥2-3)。
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六项检查常表现为LH升高、FSH正常或偏低,LH/FSH比例失调;雄激素水平升高,如睾酮升高;部分患者还会有胰岛素水平升高,因为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四、诊断标准差异
多囊: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多囊样改变,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及内分泌异常时可诊断为单纯多囊样改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需要符合鹿特丹诊断标准,即以下三条中符合两条:
临床和(或)生化表现的高雄激素血症;
排卵障碍(表现为月经稀发等);
卵巢多囊样改变(超声下单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及以上直径2-9mm的小卵泡或卵巢体积≥10ml)。
五、对健康影响及处理差异
多囊:单纯多囊样改变如果没有临床症状,一般对健康影响相对较小,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卵巢及月经等情况变化。如果有生育需求等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排卵问题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健康影响较大,长期可导致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因为长期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缺乏孕激素拮抗)、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因为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如有生育需求者需促排卵治疗;有调整月经周期需求者需使用调节月经的药物;有降低雄激素需求者可使用降雄激素药物;有减肥需求者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因为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情况。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如果出现相关情况处理略有不同,比如青春期女性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表现,需要关注对其生长发育、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在治疗上更注重生活方式调整为主,谨慎使用激素类药物;育龄期女性有生育需求者则以促排卵等助孕治疗为主;围绝经期女性则重点关注子宫内膜病变等问题。性别方面,主要影响女性的生殖、内分泌等系统健康。生活方式方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会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情,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对多囊和多囊卵巢综合征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在诊断和处理时需要结合既往病史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