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常见方式有宫颈涂片、TCT、HPV检测,一般出血少且能自止,个体宫颈状况、月经周期等会影响出血,育龄、更年期及有特殊病史女性筛查时需注意相关事项,出血多或持续不净要及时就医,育龄女性21-29岁每3年TCT检查,30-65岁每5年TCT联合HPV检查,更年期及特殊病史女性也应定期筛查并配合医生操作。
一、常见宫颈癌筛查方式及出血情况
1.宫颈涂片检查(巴氏涂片)
一般来说,这种检查引起的出血情况较少见。医生用刮板等工具采集宫颈细胞时,操作轻柔的话,很少会导致明显出血。但如果宫颈存在炎症、病变等情况,可能会有少量出血,通常出血量非常少,很快就会自行停止。对于有妇科炎症的女性,在检查前可能需要先治疗炎症,以减少检查时出血的风险。
2.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TCT检查引起出血的概率也较低。它是在宫颈采集细胞样本,操作过程中如果医生操作熟练、动作轻柔,一般不会造成明显出血。不过,若宫颈局部有比较脆弱的组织,比如存在宫颈息肉等情况,可能会有少量出血,一般出血量少且能很快止住。对于有宫颈息肉病史的女性,在进行TCT检查前,医生可能会先评估息肉情况,必要时先处理息肉再进行检查。
3.HPV检测
HPV检测主要是采集宫颈分泌物中的病毒样本,一般不会引起出血。它是通过特定的采样工具采集宫颈表面的分泌物,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对宫颈组织的刺激较小,所以通常不会导致出血情况。但如果在采样过程中不小心损伤了宫颈表面,也可能会有极少量出血,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二、出血相关因素及应对
1.个体宫颈状况影响
对于本身宫颈比较敏感、有过宫颈手术史(如宫颈LEEP术等)的女性,在进行宫颈癌筛查时,相对更容易出现少量出血。因为手术史可能导致宫颈组织的结构和韧性发生变化,使得在采集样本时更容易刺激到血管等引起出血。这类女性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宫颈手术史,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检查操作方式,尽量减少出血风险。
处于月经周期中接近月经期的女性,宫颈局部血管可能相对充盈,此时进行宫颈癌筛查也可能会比其他时期更容易出现少量出血。所以一般建议女性避开月经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最好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
2.出血后的处理
如果在宫颈癌筛查后出现少量出血,女性不需要过于紧张。一般可以使用干净的卫生护垫,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1-2天,出血通常会自行停止。但如果出血较多,如出血量接近月经量或出血持续时间超过3-5天仍未停止,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是宫颈癌筛查的重点人群,在进行筛查时应了解筛查的流程和可能出现的少量出血情况,保持放松的心态。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一般建议21-29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65岁的女性可以每5年进行一次TCT联合HPV检查。在筛查前后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在检查前后短时间内进行阴道冲洗等操作,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增加出血风险。
2.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的宫颈组织可能会发生一些生理性变化,在进行宫颈癌筛查时,同样要关注出血情况。由于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宫颈可能相对较脆弱,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更加轻柔操作。更年期女性也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即使已经绝经,也不能忽视宫颈癌的筛查,因为绝经后女性仍有患宫颈癌的可能。
3.有特殊病史女性
对于有宫颈病变病史、HPV持续感染病史等的女性,在进行宫颈癌筛查时,出血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这类女性需要更加密切地配合医生的检查操作,在检查前详细告知医生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检查方案。例如,对于曾经有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的女性,在复查时可能需要更仔细地操作,并且要关注出血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病情复发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