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IB期是早期阶段,表现有阴道出血、排液,诊断靠妇科检查、细胞学等,治疗分手术和放疗,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随访有时间和内容要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对其有影响及相应应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老年优先非手术治疗,男性要注意性传播HPV,患者需戒烟、健康性生活,有基础病要管理。
一、宫颈癌IB期的定义
宫颈癌IB期属于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早期阶段,指的是癌灶局限于宫颈,间质浸润深度>5mm,宽度≤7mm。
二、临床表现
1.阴道出血:多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三、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局部有癌灶,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外生型赘生物或内生型浸润等。
2.宫颈细胞学检查:常用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可发现异常的宫颈上皮细胞。
3.HPV检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检测可辅助宫颈癌的筛查。
4.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或HPV阳性者需行阴道镜检查,可发现宫颈病变的可疑部位,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
5.影像学检查:如盆腔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有助于了解癌灶浸润的范围、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适用于IB期及部分IIA期(肿瘤最大径线≤4cm)的患者,手术需切除子宫、部分阴道及相关的盆腔淋巴结。
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对于有生育要求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年轻患者,可考虑行宫颈锥形切除术,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需密切随访。
2.放射治疗
根治性放疗: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IB期患者或作为术后有高危因素患者的辅助治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主要针对盆腔淋巴结区域,内照射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灶区域。
姑息性放疗:对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可缓解症状,如出血、疼痛等。
五、预后及随访
1.预后:宫颈癌IB期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间质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2.随访
随访时间:治疗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第2-3年,每6个月随访1次;3年以上者,每年随访1次。
随访内容: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影像学检查(如必要时)等,以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
六、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及应对
1.年龄
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治疗时需充分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能性,但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需密切关注生育相关情况,如妊娠时机等。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方案选择上需综合评估其身体耐受性,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时可优先考虑放疗等非手术治疗方式。
2.性别:宫颈癌主要发生在女性,男性一般不患宫颈癌,但需注意男性在性传播HPV方面的作用,男性若携带高危型HPV,可能会传染给女性伴侣,增加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因此男性也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高危性行为等。
3.生活方式
吸烟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因此患者需戒烟,同时避免被动吸烟。
保持健康的性生活方式,避免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高危性行为,有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在治疗后也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4.病史:若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同时对基础疾病进行管理,如控制血压、血糖等,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后需注意血糖的控制,避免因血糖波动影响伤口愈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