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术后存在多种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包括术后感染(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操作、营养状况等有关,女性盆腔手术更易感染)、肠粘连(与手术时间、个体差异、术后活动有关,女性盆腔解剖特点可能影响盆腔脏器功能)、出血(与术中止血不彻底、凝血功能异常、术后不当活动有关,女性子宫手术创面需关注)、子宫创面愈合不良(与年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有关,子宫肌瘤较大时愈合更难)、卵巢功能受影响(与手术对卵巢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操作有关,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影响其敏感程度),需针对不同人群加强术后护理及监测处理。
1.术后感染
发生情况:开腹术后,由于手术创面较大,若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例如,术后患者体温可能会升高,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同时手术切口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严重时可伴有脓性分泌物。
影响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手术操作过程中若无菌操作不严格,也会增加感染风险;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也有影响,营养不良的患者愈合能力差,感染几率相对较高。对于女性患者,子宫肌瘤开腹术本身涉及盆腔手术,盆腔内环境复杂,也增加了感染的潜在风险。
2.肠粘连
发生情况:开腹手术会刺激腹腔内组织,导致纤维蛋白渗出,进而引起肠粘连。患者可能出现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尤其在进食后可能加重,还可能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若发生完全性肠梗阻,呕吐频繁且停止排气排便。
影响因素: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相对较高;患者的个体差异也起作用,有些患者自身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较差,更容易形成粘连;术后早期活动少的患者,肠粘连发生几率增加。女性患者由于盆腔解剖结构特点,术后肠粘连可能会对盆腔脏器的功能产生影响,比如影响子宫附件的恢复等。
3.出血
发生情况:术后可能出现腹腔内出血或阴道出血。腹腔内出血时,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阴道出血若量较多,可能超过正常月经量。
影响因素: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是常见原因,比如血管结扎不牢固等;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异常也会增加出血风险,如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患者;术后患者剧烈咳嗽、过早活动等也可能导致结扎线脱落引起出血。对于女性患者,子宫肌瘤开腹术涉及子宫部位的手术,子宫创面的出血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尤其是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女性患者风险更高。
4.子宫创面愈合不良
发生情况:子宫手术创面可能出现愈合不佳,表现为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超过正常月经时间,或者伴有下腹部隐痛等不适。
影响因素:患者的年龄是一个因素,老年患者子宫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差,愈合不良的几率可能增加;患者的营养状况也很重要,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影响组织愈合;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干扰创面的愈合过程。女性患者本身子宫的生理状态也有影响,比如子宫肌瘤较大时,子宫肌层破坏严重,愈合相对困难。
5.卵巢功能受影响
发生情况:开腹手术可能会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导致卵巢功能暂时或长期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周期改变、经量异常等;还可能出现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围绝经期症状,尤其是年龄接近围绝经期的女性影响更明显。
影响因素:手术中对卵巢血管的牵拉、钳夹等操作可能损伤卵巢血管,影响其血供;手术范围如果涉及卵巢周围组织,也可能对卵巢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女性患者自身的卵巢储备功能不同,对于卵巢储备功能较差的女性,开腹手术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相对更敏感。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女性患者,术后要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同时鼓励早期适度活动,以减少术后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年轻女性患者,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要密切关注子宫创面愈合及卵巢功能情况,必要时给予相应的监测和处理。在术后护理中,要注重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症状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