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在月经期间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下腹部持续性加重的腹痛、月经量改变和月经周期紊乱的月经异常、量多且性状及气味异常的白带异常、低热或高热等全身发热症状及乏力等全身症状,还有性交痛、尿频尿急等其他症状。
疼痛特点:多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加重。这种疼痛可能是隐痛、胀痛或坠痛等不同性质的疼痛。例如,一些盆腔炎患者在月经期间会感觉下腹部有持续的不适感,活动或劳累后可能会更明显。从病理角度来看,盆腔炎时盆腔处于充血状态,月经期间盆腔充血进一步加重,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导致腹痛症状加剧。
不同人群表现差异: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其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月经期间盆腔炎引起的腹痛可能相对更难以准确描述,但往往会表现出下腹部的不适,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学习;而育龄期女性可能对疼痛的感知相对更敏锐,能较清晰地感受到腹痛的程度和性质变化。
月经异常
月经量改变:部分盆腔炎患者在月经期间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和子宫的正常功能,导致子宫内膜充血、增厚,从而使月经量增加。例如,与正常月经相比,月经量可能较以往增多1/3甚至更多。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导致宫腔部分粘连,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进而引起月经量减少。
月经周期变化:月经周期可能会出现紊乱,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盆腔炎导致盆腔内环境改变,影响了内分泌系统对月经周期的调节,使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受到干扰,从而出现月经周期的异常。比如,原本月经周期为28-30天的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提前至20天左右,或者推迟到40天以上。
白带异常
白带量增多:月经期间,盆腔炎患者的白带量会明显增多。白带可能呈现出脓性、黏液脓性等性状。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了宫颈和阴道的腺体分泌,导致白带分泌增加。例如,白带量可能较平时增多数倍,且质地变得浓稠,外观上与正常的清亮、少量白带有明显区别。
白带气味异常:部分患者的白带会伴有异常气味,如腥臭味等。这是由于炎症导致细菌等病原体在阴道内滋生繁殖,产生了特殊的代谢产物,从而使白带散发出异常气味。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气味,例如厌氧菌感染可能会使白带散发腥臭味,而真菌感染可能会有类似酸味等异常气味。
全身症状
发热:少数盆腔炎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盆腔内的炎症,产生了炎性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而出现发热症状。如果炎症较为严重,也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月经期间盆腔炎引起的发热可能更容易出现波动,且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儿童对发热的耐受性相对较差,高热可能会引起惊厥等并发症。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炎症反应消耗了机体的能量,同时发热等症状也会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出现乏力的表现。对于育龄期女性,在月经期间本身就可能存在身体不适,再加上盆腔炎引起的乏力症状,会明显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可能无法像平时一样正常上班、做家务等。
其他症状
性交痛:在月经期间进行性生活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性交痛。这是因为盆腔炎症导致盆腔内组织充血、水肿,性生活时的刺激会加重这种不适症状。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月经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盆腔炎的症状和引起更严重的不适。
泌尿系统症状:部分盆腔炎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这是因为盆腔炎症可能波及到泌尿系统,炎症刺激膀胱等泌尿系统器官,导致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例如,患者可能会频繁地有尿意,每次尿量不多,排尿时可能会有轻微的灼热感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可能不太清晰,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在月经期间是否有异常的排尿表现,如频繁去厕所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泌尿系统受影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