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涩疼痛常见原因有环境因素(干燥环境、用眼过度)、眼部疾病(干眼症、结膜炎、睑板腺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缓解药物有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适用于各种原因干眼症致干涩疼痛,聚乙烯醇滴眼液对用眼过度、环境干燥等致干涩疼痛有缓解作用)、治疗眼部疾病的药物(细菌性结膜炎用抗生素滴眼液,病毒性结膜炎用抗病毒滴眼液);非药物缓解措施有改善环境(增加空气湿度、合理用眼)、眼部保健(热敷、眼部按摩),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眼睛干涩疼痛的常见原因
(一)环境因素
干燥环境:长期处于空调房间、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会使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睛干涩疼痛。例如在北方冬季,室内暖气供暖会降低空气湿度,容易引发此类症状。
用眼过度: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等)、阅读或驾驶等,会使眼睛blink(眨眼)次数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从而出现眼睛干涩疼痛。年轻人由于工作学习中频繁接触电子屏幕,此类原因导致的情况较为常见。
(二)眼部疾病
干眼症:是引起眼睛干涩疼痛的常见疾病,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泪液成分异常或泪液蒸发过快等原因导致。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此外,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也易患干眼症。
结膜炎:各种类型的结膜炎,如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等,炎症刺激会导致眼睛出现干涩、疼痛、发红等症状。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感染途径多样,如接触感染源等。
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分泌油脂异常,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导致眼睛干涩疼痛。多见于油性皮肤者、糖尿病患者等,年龄上没有明显特定指向,但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发病率有所变化。
(三)全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眼部,导致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发病年龄广泛,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眼部并发症,其中包括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任何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都有发生眼部并发症的可能,病程较长的患者风险相对更高。
二、缓解眼睛干涩疼痛的药物及适用情况
(一)人工泪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眼症导致的眼睛干涩疼痛。它可以补充泪液,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没有明显的年龄禁忌,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人群均可使用,尤其是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
聚乙烯醇滴眼液:对于因用眼过度、环境干燥等引起的眼睛干涩疼痛有缓解作用。适用范围较广,不同年龄段均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建议咨询医生。
(二)治疗眼部疾病的药物
抗生素滴眼液:如果是细菌性结膜炎导致的眼睛干涩疼痛,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氧氟沙星滴眼液等。但使用时需注意,儿童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应谨慎,需根据年龄和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
抗病毒滴眼液:当是病毒性结膜炎引起眼睛干涩疼痛时,可使用抗病毒滴眼液,如阿昔洛韦滴眼液等。儿童使用此类药物同样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三、非药物缓解措施及考虑因素
(一)改善环境
增加空气湿度: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左右,有利于缓解眼睛干涩疼痛。不同季节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湿器的使用频率,例如南方梅雨季节可能不需要使用加湿器或减少使用频率。
合理用眼:遵循20-20-20规则,即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远眺至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20秒。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儿童在学习时要控制使用电子设备和阅读的时间,青少年在课业负担重时更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二)眼部保健
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敷眼,每次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有助于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睛干涩疼痛。不同人群热敷时需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儿童热敷时家长要做好温度把控。
眼部按摩:可进行眼周穴位按摩,如按摩睛明穴、攒竹穴等,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进行眼部按摩,但儿童按摩时力度要轻柔,由家长协助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